S&P Global Mobility 的數據顯示,到 2025 年,純電動車的全球銷量預計將達到 1,510 萬輛,成長 30%。純電動車預計將佔輕型汽車市場份額的16.7%。
然而,研究報告顯示,特斯拉、中國比亞迪和其他製造商在2025 年將面臨巨大的未知因素,因為唐納德·川普的總統任期可能意味著電動車製造商和消費者的稅收和其他激勵措施將發生重大政策轉變。報告指出,全球進口關稅和報復性關稅的威脅可能會使電動車的生產和銷售更加複雜。
標準普爾全球流動性汽車情報副總監斯蒂芬妮·布林利表示:“空氣中存在許多不確定性。” “這不是一個你一定想一鳴驚人的環境。”
在美國,消費者目前可以為某些新型電動車申請高達 7,500 美元(7,282 歐元)的聯邦稅收優惠。汽車製造商也受益於聯邦政府對電動車生產和基礎設施的一些支持。在川普總統的領導下,所有這些都有可能被削減。
川普在競選總統時譴責了針對電動車的聯邦稅收抵免。他稱其為「綠色新騙局」的一部分,將損害汽車產業。儘管如此,即將上任的政府預計將推動更廣泛的行業放鬆管制,這可能對汽車製造商有所幫助。
一些較大的電動車製造商在 2024 年的業績好壞參半,儘管消費者和製造商都受益匪淺。特斯拉銷量下滑 1.1%,這是十多年來首次年度銷量下降。 Rivian 的交付量增加了 2.9%。
關稅是該產業的另一個威脅。生產在全球範圍內進行,零件在整個過程中進口和出口。川普威脅要對進口徵稅來自墨西哥、加拿大、中國和其他地方的產品,這可能會導致報復性關稅。
中國是最大的電動車市場,其次是美國。在美國,特斯拉是主要的電動車製造商,佔約 50% 的市場。
汽車製造商與許多其他行業一樣處於觀望狀態,看看川普是否會兌現取消稅收抵免和實施關稅的威脅。
更廣泛的汽車行業正在謹慎行事。總體而言,標普全球移動預計 2024 年輕型汽車產量將下降 1.6%,2025 年將再下降 0.4%。
這是汽車製造商更好地匹配生產和需求的結果。預計 2025 年輕型汽車整體銷量仍將成長 1.7%。
向電動車的持續轉型也對生產更加溫和發揮了作用。在某些情況下,福特和通用汽車等公司正在將產能轉向電動車,而不是增加更多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