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觀點。挪威對加彭雨林的投資是一個好的開端,但這也是一個轉移注意力的事情 |看法

本週,加彭收到了一項價值 1.5 億美元的協議中的第一筆 1700 萬美元付款,該協議旨在減少森林砍伐並保護其雨林。

儘管該計畫是透過聯合國資助的中非森林倡議(CAFI)組織的,但其資金完全由挪威提供。

這是個好消息:發展中國家迫切需要經濟誘因來改變與熱帶森林的關係。然而,這項投資也可能分散注意力——帶來危險的後果。

雨林對於緩解危險的全球暖化至關重要。它們是重要的碳匯,也是生物多樣性的守護者。一片雨林可以抵消整個國家的碳排放,並且可以成為數百萬植物和動物物種的家園。例如,亞馬遜是佔所有物種的 10%在地球上。

確實,雨林正受到威脅。

科學家認為,它們正在達到一個危險的“臨界點”,研究表明,隨著森林砍伐的加劇,它們吸收碳的能力正在惡化。例如,在巴西,5 月森林砍伐量激增至 14 年來的最高水準。

然而,雨林也是發展中國家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例如,超過80%的土地加彭被熱帶雨林覆蓋。林業部門是國家的支柱產業第二大來源利潤豐厚,以木材工業為主,特別是單板的製造和出口。

希望這個支付項目(非洲首個此類支付項目)能夠阻止伐木活動。但要拯救世界上瀕臨死亡的森林,需要的不只是經濟誘因。經濟手段必須與政治和社會意願結合起來,以確保這些政策得到遵守。

重要的是,投資這些項目的國家不能用這些付款來掩蓋自己有害的環境行為。

例如,挪威是西歐最大的天然氣和石油生產國,目前正面臨批評增加北極鑽探正在經歷創紀錄的高溫(6 月氣溫飆升至 31.9 攝氏度)和臭氧快速流失。

事實上,氣候活動人士和非政府組織地球青年之友和綠色和平組織正在就此事將挪威告上歐洲人權法院(ECHR)。

他們認為,北極鑽探將透過永久損害環境而明確損害子孫後代的生活。最近一次探險的結果證實了這一點,科學家發現北極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令人痛苦的是,它可能已經超過了不可逆轉的臨界點。

挪威向加彭支付費用以保護其碳彙的部分原因是挪威可以摧毀自己的碳匯,這並非沒有道理。這確實有道理。畢竟,石油工業為挪威主權財富基金注入了 1.4 兆美元。如果環境破壞意味著放棄多個世代的經濟安全,他們為什麼要停止從環境破壞中獲利?

相反,挪威可以向發展中國家支付其財富的一小部分,以保護其環境資源。然而,在此過程中,該國的發展受到了富裕國家從未有過的政策的限制。

事實上,這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歐盟因實施限制發展中國家進步能力的環境政策而受到越來越多的批評。例如,歐盟計劃禁止棕櫚油作為生物燃料,儘管棕櫚油是馬來西亞等經濟體所固有的。

棕櫚油產業為馬來西亞 65 萬小農提供就業機會,並幫助數百萬人脫離貧困。不幸的是,該部門也與森林砍伐和棲息地喪失有關。

但歐盟對棕櫚油的替代品危害更大。所有替代油料作物——油菜籽、向日葵和大豆——需要更多的土地和水生產相同數量的石油。這意味著禁止棕櫚油將取代效果氣候變化,而不是解決它們。

此外,馬來西亞對永續棕櫚油投入巨資,甚至實施了名為馬來西亞永續棕櫚油(MSPO)的強制性認證計畫。 MSPO 是合法執行的,要求農民保護生物多樣性、確保勞工權利並停止砍伐森林。如今,馬來西亞近 90% 的棕櫚油種植園已獲得永續發展認證。

歐盟抵制棕櫚油無視永續種植的進展,也忽略了自身在森林砍伐的罪責。除了歐洲貿易有罪之外16%由於熱帶森林砍伐(僅次於中國),歐洲在其致富之路上摧毀了幾乎所有森林。今天,只有 4% 未受影響歐盟的森林覆蓋率總計為 37.7%,而馬來西亞為 62.3%。

我們需要創新的解決方案,其中包括發展中國家的參與並涉及財政激勵措施,以解決我們世界面臨的環境問題。當然,我們必須保護世界雨林。但這些解決方案必須是透明和公平的。

當務之急是不要讓發展中國家成為富裕國家活動的替罪羔羊,特別是當這些活動不僅利潤更高,而且危害更大時。

畢竟,如果我們不能達成共識,我們就無法贏得氣候鬥爭。

穆罕默德·馬加西 (Muhammed Magassy) 是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 (ECOWAS) 議會議員和岡比亞國民議會議員。他是馬加西相關簡易成人識字基金會的執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