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夠了」:負債3000億美元,法院稱中國恆大是時候清算了

週一早盤,恆大集團在香港上市的股價暴跌逾 20%,隨後香港法院下令這家全球負債最重的房地產開發商進行清算,隨後該股停牌。

該公司是該國第二大公司中國龐大的房地產市場,欠銀行3000億美元(2770億歐元)和債券持有人。

法院下達的清算程序命令意味著該公司的資產將被扣押並出售以償還債務。

但就恆大而言,有些投資者可能看不到自己的錢。根據彭博社報道,該公司用於償還負債的資產價值略高於 2,420 億美元,其中大部分仍位於中國大陸。

然而,法院的裁決只是投資者密切關注的複雜程序的開始,主要關注中國法院是否會承認香港的裁決。

恆大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

恆大首次違約是在 2021 年,距北京為冷卻房地產泡沫而限制房地產開發商貸款一年多。

違約消息引發全球金融市場震盪,但隨後公佈了重組計劃。

香港法院稱,這項嘗試失敗了,該法院現在決定尊重投資者早些時候提出的關閉這家陷入困境的房地產開發商的請願書。

法官 Linda Chan 表示,“現在是法院說夠了”,並補充說,鑑於“公司在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方面缺乏進展”,法院命令恆大結束其業務是適當的。 。

陳在判決後表示,恆大“沒有證明法院推遲申請有任何有用的目的——沒有重組提案,更不用說獲得必要多數債權人支持的可行提案了。”

她痛斥該公司僅就其可能或可能無法以重組提案的形式提出的內容提出「一般性想法」。她表示,如果恆大被法院清盤,債權人的利益將得到更好的保護。

代表債權人特別小組的律師弗格斯·索林(Fergus Saurin)週一表示,他對這一結果並不感到驚訝。

「該公司未能與我們接觸。歷史上一直有最後一刻的接觸卻毫無進展,」他說。

索林表示,他的團隊在談判期間真誠地工作。他表示,恆大「被清盤只能怪自己」。

恆大可以對裁決提出上訴。

法院判決對恆大意味著什麼?

香港法院的清算命令不一定意味著恆大會破產倒閉。

恆大集團執行長肖恩蕭(Shawn Siu)告訴中國新聞媒體21經濟,該公司對清算令感到「非常遺憾」。他強調,該命令僅影響香港上市的中國恆大集團。

他說,集團境內外單位都是獨立的法人實體。蕭先生表示,恆大將努力繼續平穩運營,向買家交付房產。

「如果受到影響,我們仍然會全力確保風險化解和資產處置工作順利推進,我們仍然會全力公平、依法推進各項工作。」他說。

21日京基的這篇文章似乎在周一下午被短暫刪除,但不久後又重新發表。

目前尚不清楚清算令將如何影響中國的金融體系。

目前還不清楚清算令將如何影響恆大在中國大陸的龐大業務。作為前英國殖民地,香港的法律體系與共產黨統治的中國的法律體係是分開的,但越來越受到共產黨統治的中國的影響。

在某些情況下,內地法院承認香港的破產裁決,但分析人士表示,恆大的破產裁決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測試案例。

這樣的崩盤會對歐洲企業產生什麼影響?

專家此前曾告訴歐洲新聞商業報中國房地產市場一直是全球經濟的引擎,並強調,連同支持它的所有產業,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房地產市場價值達100兆美元,是中國18兆美元的六倍經濟。

早些時候,由於擔心恆大清算可能引發全球衝擊波,全球金融市場感到不安。不過,中國監管機構表示風險是可以控制的。恆大的債務中只有幾十億美元欠外國債權人。

恆大集團是中國最大的開發商之一,自2020年以來,恆大集團在控制債務激增的官方壓力下倒閉,執政的共產黨認為債務激增將加劇中國經濟成長放緩。

房地產推動了中國的經濟繁榮,但開發商在將城市變成公寓和辦公大樓的森林時大量舉債。這使得企業、政府和家庭債務總額相當於年度經濟產出的 300% 以上,這對於中等收入國家來說是異常高的。

如果中國房地產市場因恆大的困難而陷入混亂,可能會產生連鎖反應,這可能會使遠至倫敦的房地產項目面臨風險,因為許多項目都有中國投資者融資。

另一方面,歐洲央行(ECB)先前表示,歐洲銀行對恆大沒有重大風險敞口,任何倒閉對歐洲市場的影響都有限。

然而,歐洲央行在一份報告中也表示,房地產等大型企業部門的緊張局勢可能會透過家庭等中國經濟的其他部門傳導,因為家庭的財富很大程度上依賴房地產市場。

因此,潛在的崩盤可能會拖累該國的家庭消費。

許多歐洲公司都直接面臨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任何衝擊或違約風險,其中包括專注於新興市場的英國投資管理公司安石集團(Ashmore Group),該集團持有超過5億美元的恆大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