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採取新的女性主義外交政策:瑞典展示了現實中有多困難

蘇格蘭成為最新一個在外交政策上採取女性主義方針的國家。

國際發展部長克里斯蒂娜·麥凱爾維週一,蘇格蘭在冰島舉行的一個關於女性領導力的論壇上宣布了這一消息,儘管根據與倫敦的權力下放協議,蘇格蘭的外交政策範圍有限,但麥凱維表示,重新調整工作重點很重要。

麥凱維告訴歐洲新聞台:“我們想要一項質疑殖民主義、積極反種族主義、針對父權制以及在某種程度上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男性主導的權力結構的女權主義政策。”

「我們想要優先考慮的事情之一是和平,以及和平如何保護婦女和邊緣群體的權利,」她補充道。

蘇格蘭成為英國第一個在國際關係中採取女性主義態度的地區,幫助欠發達國家的婦女和女孩。

其他幾個歐洲國家在過去十年中也採取了類似的政策,但長期的後續效果參差不齊,結果好壞參半,導致許多人質疑採取此類政策是否僅僅是像徵性的,還是具有真正的變革潛能。

那麼,女性主義外交政策能夠改變遊戲規則嗎?

“這覺醒瘋了嗎?”

這項措施的誕生是為了挑戰國際政治現狀,有些人認為這是對穩重外交政策敘事的必要重構,而有些人則持懷疑態度。

在缺乏具體定義的情況下,每個國家對「女性主義外交政策」到底意味著什麼都有自己的解釋。

在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併入侵瑞典領海期間,該術語首先在瑞典使用。在此背景下,國際媒體調侃:普丁會被瑞典女權主義嚇倒嗎?

隨著女權運動勢頭強勁,自瑞典邁出第一步以來,其他國家也紛紛效仿,包括加拿大、墨西哥、法國、盧森堡、西班牙、利比亞、德國、荷蘭和智利。

「對於什麼有效、什麼無效以及其他國家如何應對這一問題,我們進行了大量的開發工作。我們從西班牙等國家學到了很多關於如何實施這項政策的經驗,」麥凱爾維說。

「當我們宣布這一消息時,我們通常會說『這是Wokeness 瘋了』或『這意味著什麼?這一切都是為了毛茸茸的和可愛的』。父權組織會笑,但我們知道我們致力於於為人們帶來改變世界各地,」她補充道。

蘇格蘭仍在爭論將分配給該政策的資金總額,但部長已經表示她計劃「花掉預算中的每一分錢」。

「很難為我們想做的事情貼上價格標籤,」麥凱爾維補充道。

瑞典的警世故事

2014 年,當瑞典時任外交部長 Margot Wallström 宣布瑞典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取女性主義外交政策的國家時,這項提議引起了不小的嘲笑。

這個想法是為了使性別平等成為斯德哥爾摩與其他國家關係的優先事項。

儘管這個北歐國家最近正式廢除了這項政策,但歐盟內外的其他外交部長當時注意到了這一點,並開始採取更女性主義的外交政策立場。

倡導女權主義外交政策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廢除該政策的國家。

執政八年後,保守派政府在去年的選舉中上台,結束了女性主義外交。

瑞典外交部長、保守派托比亞斯·比爾斯特羅姆認為,這已經成為一個「適得其反的標籤」。

「他們的理由是,女權主義外交政策的這種標籤掩蓋了其背後的政策,而且他們仍然以某種方式專注於優先考慮性別平等,但他們覺得女權主義標籤只是一個空洞的標籤,」來自瑞典國際事務研究所,告訴歐洲新聞。

儘管人權觀察等組織批評該國的舉動,但該國內部對該政策的執行情況存在很大分歧。

最臭名昭著的事件涉及前外交部長瓦爾斯特倫與沙烏地阿拉伯之間的外交爭端,此前她尖銳批評了中東神權政治的鎮壓。

她在瑞典議會發表講話,稱部落客兼人權活動家拉伊夫·巴達維 (Raif Badawi) 被判處 1000 下鞭刑,這是一種「中世紀的懲罰」。

沙烏地阿拉伯對這第一次外交打擊做出了強烈反應,阻止了瓦爾斯特羅姆原定向阿拉伯領導人發表的關於婦女權利的演講,並暫時斷絕了與瑞典的關係。

爭論並沒有就此停止。

作為報復,瑞典停止向其主要客戶沙烏地阿拉伯出售武器,並取消了未來將實施的一項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交易。

平衡女權主義野心與國家利益?

儘管這起事件從未被正式列為該國轉變女性主義外交政策立場的原因,但瑞典軍火工業先前對這個阿拉伯國家的銷售額已超過12億歐元。

「儘管瑞典在促進性別平等的政治上有著悠久的傳統,但實施這些政策的左翼政黨更傾向於使用女權主義標籤,而右翼政黨則往往更反對它,」分析師詹妮弗伯格曼說。

瑞典女性主義政治面臨的另一個挑戰是國家利益與其女性主義外交的遠大抱負之間的平衡,瑞典研究所研究員伊內斯·阿科·埃斯克里什 (Inés Arco Escriche) 表示。巴塞隆納國際事務中心

2016年,瑞典收緊了庇護和邊境管制政策,使家庭團聚幾乎成為不可能。

儘管外交部在其行動計劃中聲稱,女權主義外交旨在保護其他國家的婦女,包括難民和移民,並為其賦權,但移民政策的收緊使數千名婦女陷入難民營或生活在飽受戰爭蹂躪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