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的爆發」:烏克蘭戰爭對俄羅斯人的影響在民調中暴露無遺

新的研究強調,由於烏克蘭入侵的影響,俄羅斯人越來越感到壓力,並看到了更黯淡的未來,但部分民眾顯然仍然堅定不移。

開放思想學院專注於假訊息和宣傳的研究中心 OMI (OMI) 在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中發現,約 80% 的俄羅斯人擔心自己的財務狀況。

自 5 月上次提出此問題以來,這一數字已明顯上升了 30 個百分點。

在周一發給歐洲新聞台的聲明中,OMI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斯維亞托斯拉夫·赫尼茲多夫斯基表示,這種上升「可能表明冰箱現實勝過電視宣傳的趨勢,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可能會導致俄羅斯民眾的不滿情緒加劇。

他寫道:「處理憤怒和飢餓的人群可能比處理一小群出於道德理由反對政府行動的抗議者更困難,就像 1917 年(俄羅斯革命)那樣,當時缺乏麵包和糧食。其他糧食短缺,加上前線的失敗,是造成社會動盪的關鍵因素之一。

他補充說,只有一半的 OMI 受訪者「相信普通公民擁有在俄羅斯過上美好生活的一切手段」。

然而,該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該研究所與美國和英國的五所大學合作)指出,俄羅斯人對日常挑戰和未來的看法受到他們更廣泛的政治信念的影響。

該研究根據俄羅斯民眾對現狀的態度將他們分為四個不同的群體:鷹派、保皇派、溫和派和自由派。

恰好 84% 的受訪者希望留在俄羅斯,但 53% 的所謂「自由派」希望移居國外。

報告補充說,在反對執政政權的後一群人中,超過四分之三的人擔心出境可能受到限制。

研究人員報告說:“儘管存在問題,支持戰爭的俄羅斯人基本上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意。”

然而,「焦慮的爆發」已經開始在所謂的「保皇派」中出現——這些人普遍同意政府的目標,但可以質疑政府的手段。

媒體報道稱,自 2022 年 2 月入侵烏克蘭以來,逃離該國的俄羅斯人數量可能達到數十萬,但具體數字很難取得。

歐洲新聞六月採訪了歐洲的俄羅斯移民。一位來自聖彼得堡的受訪者在家鄉抗議戰爭,他說他逃離是因為嚴厲鎮壓

OMI 的研究訪問了俄羅斯境內的 1,000 多人,得出的一些結果也與西方觀察家的觀點相違背。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實施的製裁似乎沒有產生有意義的影響,除了下載應用程式和透過 Visa 和萬事達卡付款時出現一些問題,傑德·麥格林博士與 OMI 合作的人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歐洲新聞台。

同時,她解釋說,儘管盧布大幅貶值,但只有 45% 的受訪者對本國貨幣貶值表示擔憂。

西方制裁對俄羅斯的影響引發了激烈爭論。與德國等其他一些主要歐洲經濟體不同,其經濟已表現出一定的韌性,預計將在 2023 年實現成長。

儘管如此,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何塞普·博雷爾在八月表示實施制裁需要時間工作

同月《歐洲新聞》的一篇報道發現,西方制裁制度存在許多盲點、漏洞和漏洞,正是這些制度讓莫斯科得以攫取數十億美元。

要了解俄羅斯人在多大程度上真正支持這場戰爭是很困難的。

克里姆林宮嚴厲鎮壓反戰異議。

國內所謂的「特別行動」的批評者遭到了巨額罰款、逮捕和徹底的暴力,一名俄羅斯父親因女兒在學校畫所謂的反戰畫而被拘留。

俄羅斯民調公司 ExtremeScan 的研究員 Elena Koneva 5 月引述民調顯示,支持戰爭的人和反對戰爭的人比例為 50/50。

其他調查顯示多達三分之二的人口支持它。

OMI 在其網站上指出,它“意識到俄羅斯當前政治政權可能施加的限制以及緊張的社會氣氛可能會影響民意調查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然而,它聲稱該調查是“可靠的資訊來源”,因為參與是自願的並且是在網上進行的,這意味著受訪者感到“更安全”。

OMI 創辦人Hnizdovskyi 在書面評論中表示,該公司還透過「對社群媒體數據的廣泛分析」來證實民意調查,除了對超過14 萬條評論進行審查之外,還對900 個俄羅斯網站、論壇和著名社交媒體平台進行了審查。

OMI 表示,俄羅斯每年花費數十億美元進行宣傳,塑造俄羅斯社會的觀點,甚至影響其他國家的受眾,這大大加劇了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