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觀點。讓歐洲擺脫對新冠疫情的紓困將是一個棘手的平衡之舉看法

隨著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將受疫情影響的企業的財政援助延長至年底,有關疫情支持應持續多長時間和程度的爭論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財政支持和工作保留計畫一直是歐洲應對冠狀病毒危機的支柱。對企業的直接工資補貼幫助它們維持生存,因為它們因封鎖而面臨銷售突然萎縮。它們也有效地防止了失業並保留了公司的人才。

與其他改善企業現金流的財政措施(包括稅收和貸款延期支付、延期償付和貸款擔保)一起,這一反應有效地阻止了破產。去年疫情爆發後的前六個月,歐元區破產企業數量較上季下降。

歐洲的刺激措施與大西洋彼岸提供的刺激措施不同。

在美國,財政援助是向失業者發放的,而不是專注於保留就業,這使得隨著危機的展開,工人可以在企業和部門之間更快地重新洗牌。

隨著疫苗接種的進行,歐洲正接近疫情的新突破點,感染人數將逐漸下降,衛生限制也將取消。這樣的時刻可能會帶來一個機會,讓我們重新審視目前支撐歐洲經濟的大規模經濟刺激措施。

歐洲各國政府今天應該開始考慮,當這樣的機會出現時,如何溫和地減少支持。

為此,需要牢記三個要點。

第一,政府應該從大規模、全經濟範圍的計畫轉向更有針對性的選擇性支持。針對 COVID-19 大流行的早期緊急應變措施有效地為危機奠定了基礎。目前的情況是,緊急情況迫在眉睫,國內生產毛額預測甚至上調,以反映企業和人民的應對能力好於預期,隨著疫苗推出勢頭強勁,有必要改變現有方法。

第二,各國政府應從過去的危機中吸取教訓,調整即將到來的復甦階段的援助計畫。例如,2010 年歐元區危機告訴我們,到了某個時刻,負債累累的企業在壓力下不再承擔更多債務— — 我們在這場危機中也看到了這一趨勢— — 因此,專注於用更多股本平衡債的計劃可能會更有效。此外,2018-2009 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告訴我們,對工人的持續支持其實是值得的,而且效率損失也很小。

第三,維持整體經濟支持時間過長對歐洲來說可能會錯失良機。一旦政府撤回整個經濟的一攬子計劃,工人和資本就會重新配置到更好的商業模式、就業機會和部門,這可能會支持創業精神並釋放新的價值創造,並從根本上有利於歐洲經濟的生產力。

透過繼續不加選擇的支持來完全避免這種有機的經濟重組將是一個錯誤。

當然,通常的成本和效益考量也適用。一方面,突然撤回支持可能會殺死太多原本健康、業績良好但尚未走出困境的公司。

另一方面,保住不可行的工作並讓生產力低下的企業維持生命可能不利於經濟復甦,損害歐洲企業的生產力以及潛在的公共支出士氣。

因此,逐步淘汰應與持續和有針對性的支持計劃同時進行,繼續幫助 COVID-19 最嚴重影響的家庭、個人和公司。

正如選擇性支持可能會降低經濟成本一樣,競爭力較強的歐元區國家面臨的殭屍化風險也可能較小。

生產力較低的國家不僅反​​危機措施的緩衝能力較小,而且經常導致效率低下,這可能會進一步加深現有的南北生產力差距。

來自歐盟 6,725 億歐元復甦和彈性基金的資金可以幫助彌補這一問題,但前提是明智的投資與深入的結構性改革相結合,從而提高競爭力並推動經濟成長。

以僅專注於混凝土和基礎設施修補的投資項目為主的恢復計劃無法達到此目的。

現在是時候考慮如何在機會出現時取消支援。此舉將逐漸釋放的新價值創造可能正是歐洲所需要的。

伊凡‧米克洛什 (Ivan Mikloš) 是斯洛伐克共和國前財政部長、MESA10 智庫主席。 Soňa Muzikárová 是 GLOBSEC 的首席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