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四架「無人機」在長達八天的時間裡在美國領空被擊落,太平洋地區的緊張局勢達到了冷戰深度以來從未見過的水平。
雖然烏克蘭戰爭讓全球焦點集中在歐洲,但氣球事件可能是歷史書後來銘記的決定性時刻,成為美國和歐洲外交政策最終轉向亞洲的火花。
在北京和華盛頓的言論不斷升級的同時,美國已逐步準備進入太平洋舞台,建立新的聯盟和戰略夥伴關係。
布魯塞爾迅速做出反應並迎頭趕上。
兩國都意識到在亞洲定位的重要性,以免成為過去的遺跡,因為該地區有望成為全球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
然而,美國和歐盟需要根據各自的優勢採取不同的策略,才能成功地在亞洲建立重要的影響力。
華盛頓在亞洲的意圖很明確
美國已經在亞太地區站穩了腳跟,是大多數國家的第二重要貿易夥伴,並在該地區擁有 120 多個軍事基地。
隨著北京對東南亞的敵意加劇,該地區國家尋求美國的威懾以確保其主權。
印尼和菲律賓等國已開始多次表達對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脅迫策略的擔憂,其中包括今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的一些聲音。
美國有機會為那些日益陷入北京勢力範圍的國家提供權力平衡。
最近推出的印太經濟框架協議 (IPEF) 包括 12 個地區國家,但不包括中國,就證明了這種意願。
拜登政府應利用IPEF作為跳板,加速和加強與任何尋求平衡中國影響力並確保其主權和經濟安全的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和軍事關係。
美國和菲律賓最近宣布加速簽署加強國防合作協議,為美軍提供進入菲律賓四個新軍事基地的機會,就是證明。
能源生產盟友是抵銷中國影響力的關鍵
美國擁有第二個關鍵優勢──能源生產國的地位。當能源供應緊縮威脅到世界各地的政治和經濟穩定時,這賦予它維護全球能源安全和可負擔性的潛力。然而,這需要能夠生產能源的盟友。
沙烏地阿拉伯曾經佔據這一特殊地位。然而,它與俄羅斯以及最近與中國的和解日益加深,使其與華盛頓的關係變得緊張。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已加緊努力填補這一空缺。
去年,當油價已經高於疫情前的水平時,它試圖阻止沙烏地阿拉伯在歐佩克+中實施石油減產,從而幫助保護了美國在該地區的利益。
華盛頓和阿布達比之間的關係只會變得更加牢固,因為阿聯酋也有能力在非洲、中東和亞洲發揮影響力,並可以幫助美國在該地區轉移重點。
布魯塞爾正在玩一場不同的遊戲
另一方面,歐洲的戰略卻截然不同。
布魯塞爾的機會主義傾向稍強一些,它集中精力集中其集體資源,提供大量投資,以在未來發揮更強大的全球領導作用。
全球門戶倡議中的歐洲燈塔計畫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中國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戰略慷慨的替代方案,北京透過發展港口、能源項目和電信網路來展示其在戰略貿易路線上的實力。
歐盟在中國後院規劃了多個項目,例如與印尼的能源轉型夥伴關係以及菲律賓的數位連接項目。
俄羅斯後院的計劃也是如此,例如哈薩克的氫項目,該項目在未來能源和原材料供應問題上正成為歐洲日益重要的合作夥伴。
此外,布魯塞爾正在規劃中亞的一條交通線、蒙古的兩個項目以及塔吉克斯坦的一座水力發電廠。
經濟實力最能贏得民心
在戰略競爭時代,歐盟仍需要與東協經濟體達成交易並建立雄心勃勃的夥伴關係。
反過來,與東南亞大國印尼和菲律賓的雙邊接觸將強化其印太貿易外交聖杯的理由:歐盟-東協貿易協定可以而且應該導致自由貿易協定,以促進成長和發展。
這方面有一些好的方法值得華盛頓和布魯塞爾學習,更好的是共同努力。
隨著轉向的展開,美國和歐盟絕不能忘記,其武器庫中最強大的武器是其經濟實力。事實上,你可以用美元和歐元來對抗氣球。
當兩國代表在本週末舉行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會見中國最高外交政策官員王毅時,兩國也應該明確這一訊息。
奧利佛‧羅洛夫斯 (Oliver Rolofs) 是一位策略安全與通訊專家。他曾擔任慕尼黑安全會議的通訊主管,並在會議中建立了網路安全和能源安全計畫。
在歐洲新聞台,我們相信所有觀點都很重要。聯絡我們:查看@euronews.com發送推介或意見並參與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