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晶片設計商 Arm 公佈了 2025 財年第一季業績,輕鬆超越分析師預期。然而,由於指引不溫不火,其股價在延長交易時間內暴跌超過 10%。儘管如此,Arm 的股票表現強勁,截至週二收盤,今年以來上漲了 96%。人工智慧(AI)熱潮預計將在未來新財年繼續提振其晶片銷售。
Arm在市場上佔據壟斷地位,為全球大多數智慧型手機提供半導體設計平台。該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並於 2023 年 9 月透過首次公開募股加入全球人工智慧競賽,籌集了 49 億美元(45 億歐元)。然而,日本企業集團軟銀仍擁有Arm 90%的股份。
成長減速
Arm 公佈第二季營收為 9.39 億美元(8.67 億歐元),年增 39%,遠高於預期的 9.054 億美元。不過,這一增速較上一季 47% 的增幅有所放緩。每股收益為 40 美分(0.37 歐元),顯著高於分析師 34 美分的預期。
該公司預計 2025 財年的營收將在 38 億美元(35 億歐元)至 41 億美元(38 億歐元)之間,這意味著年度成長將持平。投資人將這種前景解讀為對維持高成長率缺乏信心。鑑於其高估值,Arm 的業績一直難以滿足投資者的預期。該公司的本益比 (P/E) 為 497,遠高於英偉達的 68,後者報告 4 月季度營收成長 262%。
值得注意的是,特許權使用費部門在 6 月季度失去了動力,該部門營收年增 17%,而上一季的成長率為 37%。版稅是 Arm 為其銷售的每塊設計晶片收取的費用。該細分市場成長的最大推動力是「Armv9 滲透率的提高,加上整體市場的復甦以及與一年前相比更高的高端產品組合」。然而,由於大盤庫存持續調整,物聯網(IoT)板塊表現疲軟,較去年同期下滑。
授權和其他收入創歷史新高,年增 72%。這是由於客戶長期承諾使用 Arm 的「節能」技術。 Arm 又獲得了兩家長期授權商,使 6 月季度的總數達到 33 家。此外,Arm靈活接取計畫也受益於其在中國的推出,而此前該計畫在中國是無法實現的。
該公司的一個戰略轉變是,它已經停止報告基於 Arm 的晶片的發貨數量。執行長雷內·哈斯(Rene Haas)在股東信中解釋:「隨著我們將重點轉向更高價值、更低產量的市場,例如資料中心伺服器、人工智慧加速器和智慧型手機應用處理器,報告的發貨晶片數量不太能代表我們的業績因為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的增長集中在數量較少的晶片上。
Arm表示,由於微軟、Alphabet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所建構的人工智慧基礎設施對能源的龐大需求,其節能運算解決方案的需求量很大。全球最大的 10 家超大規模企業在其資料中心使用基於 Arm 的晶片。 Arm聲稱,它提供了全球最大的運算生態系統,可以加速資料中心晶片的開發,同時滿足AI應用的效能和效率需求。執行長 Rene Haas 表示:“隨著人工智慧的能源需求不斷升級,對高效能、高能效 Arm 運算平台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