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觀點。對歐盟來說,微晶片和地緣政治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 |看法

半導體(處理數位資訊的晶片)嵌入所有類型的現代設備中,從汽車和日常家用電器到智慧型手機和醫療設備。它們是工業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如過去兩年所表明的那樣,也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過去十年,對半導體的數量和品質需求激增。然而,只有少數國家 — — 例如美國、台灣、韓國、日本、一​​些歐盟國家,以及越來越多的中國 — — 擁有生產尖端晶片所需的專業知識和複雜的資本密集型製造業。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擁有幾乎壟斷地位,佔2020年製造業總收入的63%以上。

由於半導體製造集中在少數國家,供應鏈相互依賴程度很高,並面臨安全風險和貿易戰。在日益變得更具挑戰性的地緣政治背景下,這種極端的全球依賴性是當前全球半導體短缺成為主要問題的原因。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以及過去幾年因美中競爭以及最近因新冠肺炎(COVID-19) 大流行而加劇的製造業滯後,各國政府已採取行動,增強在這一戰略領域的自主權,並製定政策來加強安全他們的供應鏈。這一集中的推動表明,獲得高端半導體對於國家安全是多麼重要。

美國一直在討論根據兩黨協議進行大規模投資和激勵措施 — — 金額約為 520 億美元(455 億歐元)美國晶片法案支持本土製造、研發和供應鏈彈性。歐盟也旨在重新獲得全球領導地位並進行類似的投資:在20 世紀90 年代,歐盟擁有超過40% 的晶片市場份額,但到2000 年代初,這一數字已降至24%,如今勉強達到10 %。

這讓我們想到新推出的歐盟晶片法案,尚未完全批准。透過該法案,歐盟委員會正在兌現其增強此戰略部門供應鏈彈性的承諾。該一攬子計劃是一項面向未來的雄心勃勃的計劃,將為創新、工業化流程“將實驗室帶入工廠”提供資金,並創建新的應用程序,包括互聯和自動駕駛汽車(CAV)、電信、衛生部門,更重要的是,安全和國防。這一觀點凸顯了這樣一個事實:半導體作為基礎技術,不僅是數位時代經濟表現的支柱,也是地緣政治力量的支柱。

歐盟現有歐盟工具(例如研究計畫 Horizo​​n Europe、冠狀病毒復甦基金和國家政府預算)匯集了 110 億歐元的一攬子投資,旨在動員超過 430 億歐元的公共和私人投資,從而將到2030年歐盟在半導體市場的市佔率。

《晶片法案》並不是為了緩解現有的短缺,而是為了透過提供非常明確的卓越技術機會並避免對未來技術的依賴來避免未來的短缺。該方案針對小於 2 奈米 (nm) 的半導體和更節能的技術(晶片越小,性能越快),並專門關注新創公司和中小型企業的融資渠道公司。

布魯塞爾的最新舉措是在歐洲處理器和半導體聯盟之後採取的,於 2021 年中推出推動該領域的工業進步,解決瓶頸並確定技術路線圖,以確保歐洲有能力生產最先進的晶片。該聯盟的最終目標是建立為消費者和公司提供下一代值得信賴的處理器和電子元件所需的設計和製造能力。這將意味著歐洲將邁向 16 奈米至 10 奈米節點的生產能力,以支援當前的市場需求,以及 5 奈米以下至 2 奈米及以上節點的生產能力,以預測未來的技術趨勢。

總體而言,《晶片法案》是委員會更廣泛的技術主權議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是高階主管願意放寬部分政策的訊號。嚴格的反補貼制度鼓勵國家對半導體製造的援助。

這並不是說不存在重大障礙。彌合半導體研究與市場之間的差距是該提案的最大期望之一。然而,反對者質疑歐盟是否有能力為數十億美元的晶片法案提供資金,因為該投資取決於預算已經過度緊張的成員國和私人投資者的捐款,而私人投資者可能不認為歐洲是一個有吸引力的投資場所錢進. (2020年,該地區僅吸引了全球晶片工廠投資的3%。)

此外,一些歐盟小國擔心法國和德國等大國在晶片投資方面的出價會高於它們。新的歐盟-美國科技聯盟加劇了這種擔憂,貿易和技術委員會,預計法國將控制半導體談判。此外,為了避免補貼競賽,歐盟還需要監控國家援助的使用情況,以確保其不會對該產業的貿易條件產生不利影響。

推動半導體主權的原因之一是避免依賴。但挑戰在於如何平衡該領域的策略自主權與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的合作。嚴格的歐洲解決方案來確保半導體供應可能會加劇自給自足的趨勢,並在價值鏈中造成額外的低效率和重複。

Raluca Csernatoni 是卡內基歐洲研究中心的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歐洲安全和國防,特別關注顛覆性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