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 COVID-19:芬蘭、丹麥效法荷蘭放鬆限制

本週,歐洲一些國家的新冠肺炎 (COVID-19) 感染人數仍創歷史新高——以下是我們對整個歐洲大陸情況的總結。

世界衛生組織(WHO)週一表示,歐洲正在進入病毒的新階段。世衛組織區域主任漢斯·克魯格博士表示,Omicron 變種病毒佔整個非洲大陸病例的三分之一。

但克魯格補充說,該地區正在走向“一種大流行的結局”,並補充說,到 3 月份,Omicron 可能會感染 60% 的歐洲人。

一些國家已針對未接種疫苗的人採取措施,而另一些國家最近則取消了針對新冠病毒的限制。

芬蘭將從二月起放寬限制

官員表示,儘管“疫情形勢嚴峻”,芬蘭仍將從二月起放鬆限制。

芬蘭衛生部長漢娜·薩爾基寧在推特上表示:「醫院負擔仍然很高,但最嚴重的疾病正在減少,重症監護室也出現了好轉。」同時鼓勵人們接種疫苗。

政府表示,餐廳的限制將放寬,餐廳將可營業至晚上 9:00。它們的容量將被限制為 75%。

另一方面,酒吧必須在下午 6 點關門,並在關門前一小時停止供應酒精飲料。

政府在聲明中表示:“即使餐廳以新冠通行證作為入場條件,也不能免除座位數量或營業時間的限制。”

荷蘭允許酒吧和場所重新開放

荷蘭政府宣布,酒吧、餐廳、博物館、劇院和其他文化場所將被允許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重新開放,從而放寬了歐洲一些最嚴格的 COVID-19 限制。

場館關閉一個多月,嚴格的隔離規定已導致荷蘭四分之一的小學停課。

儘管新冠病毒感染水平創歷史新高,但總理馬克·呂特 (Mark Rutte) 於週二晚間宣布了這一消息,因為該國 Omicron 浪潮導致的住院人數低於最初擔心的水平。

呂特在海牙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今天,我們在感染人數不斷飆升的情況下,為解除荷蘭封鎖邁出了一大步。」他表示,此舉並非沒有風險。

對於陷入困境的酒店和文化部門來說,這一消息並不都是好消息,開放時間僅限於 22:00,而職業運動隊的入場人數只能達到正常容量的三分之一。

足球俱樂部和管理人員甚至在正式宣布之前就對此舉提出抗議,並在聯合聲明中稱其為「沒有遠見的提議」。

來自當地政界人士的壓力迫使呂特政府放寬限制,特別是在上週來自 30 個城市的市長向政府請願之後。

從梵谷博物館到當地咖啡館,企業主都廣泛抗議被排除在早期放寬的疫情限制之外。

布雷達市長保羅·德普拉在宣布這一消息之前表示:“我無法解釋為什麼布雷達宜家還營業,但人們可以安全觀看表演的劇院卻關閉了。”

荷蘭國家公共衛生研究所報告稱,上週新增 COVID-19 病例增加了 51%,達到 366,000 多例,而重症監護室入院人數下降了 34%。

丹麥宣布寬鬆

丹麥當局宣布,目前實施的限制措施,包括提前關閉酒吧和餐廳以及戴口罩的規定,將於 2 月 1 日取消。

然而,一些入境要求將再維持四個星期,例如基於原籍國的強制測試和/或檢疫要求。

衛生部長馬格努斯·休尼克表示,儘管感染率很高——該國週二記錄了 46,000 例新病例——但寬鬆政策仍將繼續,因為預計很快就會達到高峰。

他說:“由於現在有 350 萬丹麥人重新接種疫苗,而且 Omicron 的嚴重程度較輕,我們很好地控制了住院率。”

最近幾天,新冠肺炎住院人數已超過 900 人,但衛生當局相信他們能夠應付這項負擔。

在丹麥 580 萬人口中,近 60% 已接受了加強劑量,比衛生當局設定的時間表提前了一個月。

丹麥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表示:“我們可以開始放低肩膀,重新找到正確的微笑。”

德國沒有放鬆冠狀病毒措施

在德國,聯邦領導人和總理奧拉夫·肖爾茨之間的一次會議得出的結論是,高感染率使得目前對私人聚會和大型會議的嚴格限制沒有放鬆的空間。

德國總理奧拉夫·肖爾茨週一在柏林表示:「是時候堅持到底了。」他認為,已經實施數月的通行限制顯然應該在工作場所、公共汽車、火車和餐廳繼續實施。

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州長亨德里克·烏斯特也贊同肖爾茨的說法,他補充說,“聯邦政府的專家正在考慮讓衛生系統超負荷運轉。”

「專家委員會已發出明確警告:感染趨勢需要維持和嚴格遵守現有措施,」烏斯特接著說。

週五,德國衛生部長卡爾·勞特巴赫重申,病例激增仍「受到控制」。

勞特巴赫在柏林告訴記者,老年人的感染率(其中許多人尚未接種疫苗)遠低於平均值。

週四,德國首次報告每日新增冠狀病毒病例超過 20 萬例。

奧地利宣布結束對未接種疫苗者的封鎖

奧地利總理卡爾內哈默週三表示,對未接種疫苗的居民的封鎖將於 1 月 31 日結束。

內哈默表示,這項於 11 月推出的措施已不再需要,因為醫院重症監護室不存在過度緊張的威脅。

封鎖將於 COVID-19 疫苗強制令(歐洲首個此類強制令)在該國生效前一天到期。

官員表示,這項強制令是必要的,因為疫苗接種率仍然太低。截至目前,全國75.4%的居民已全面接種疫苗。

3月中旬起,警方將在例行檢查中開始檢查民眾的疫苗接種;無法出示疫苗接種證明的人將被要求以書面形式提供,否則將被處以最高 600 歐元的罰款。

同時,在克羅埃西亞,反對派議員週一向位於薩格勒布的克羅埃西亞議會議長提交了兩份請願書的簽名,希望他們能就政府處理冠狀病毒大流行的方式進行全國公投。

領導此倡議的團體是保守民粹主義政黨「大多數」(「橋樑」),試圖挑戰冠狀病毒特別工作組的權威,並希望舉行全民公投,為將任何與病毒相關的決策權移交給政府鋪平道路。

在 151 個席位的議會中擁有 8 名議員的「大多數」還希望人民能夠決定是否廢除某些公共服務機構(例如郵政機構)目前對員工和顧客要求的強制性 COVID-19 通行證。 。

克羅埃西亞在歐洲對疫苗的猶豫度很高,而且一些冠狀病毒限制也最寬鬆,該國於 11 月為公共和國家服務機構的所有員工引入了強制性的 COVID-19 證書。

這些通行證適用於任何已接種疫苗的人、任何從病毒中康復的人或任何最近檢測呈陰性的人。

此舉遭到了因大流行而疲憊不堪的克羅埃西亞人的大規模抗議,並遭到了幾個右翼反對黨的批評,他們隨後發起了限制政府決策權的舉措,認為處理大流行的機構違憲,並強制要求任何冠狀病毒通行證是非法的。

如果公投獲得批准,可能會在大約兩個月內舉行。在克羅埃西亞,只有 55% 的人口接種了 COVID-19 疫苗。

俄羅斯縮短隔離期

俄羅斯衛生當局已將與 COVID-19 患者接觸者所需的隔離期從 14 天縮短至 7 天,Omicron 驅動的冠狀病毒感染史無前例地激增,席捲了這個幅員遼闊的國家。

總理米哈伊爾·米舒斯京於週二(1 月 25 日)宣布了該學位。它只改變了那些與 COVID-19 患者有過密切接觸的人的規則,而不是那些確診感染者的規則。檢測呈陽性的人仍需隔離 14 天,並在第 10 天或第 11 天進行強制檢測。

過去兩週,俄羅斯每日新增感染病例急劇上升,增加了四倍多,從 1 月 10 日的約 15,000 例增加到週二的 67,809 例,這是該流行病的單日最高感染人數。

然而,衛生部長米哈伊爾·穆拉什科表示,住院人數並沒有顯著增加。入院人數僅增加 6.4%。

俄羅斯公共醫療監管機構表示,全國一半以上的冠狀病毒感染發生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週邊地區。

1 月 26 日,俄羅斯擴大了針對 12 至 17 歲兒童的疫苗接種範圍,將更多地區納入其中,由於 Omicron 的傳播,該國出現了迄今為止最嚴重的感染激增。

本週早些時候,從莫斯科週邊地區到烏拉爾山脈、西伯利亞和遙遠的地區,該年齡段的人可以免費注射 Sputnik M(Sputnik V 疫苗的一種版本,劑量較小)。

週三,伏爾加格勒、阿斯特拉罕和庫爾斯克的青少年可以接種疫苗。在莫斯科,疫苗接種活動將在未來幾天開始。當局表示,15 歲以下的人需要徵得父母同意才能注射,而 15 歲至 17 歲的人可以自行決定。

法國、羅馬尼亞出現新病例紀錄

週二,法國每日檢測感染人數首次突破 50 萬大關,達 501,635 例,創下新紀錄。

Omicron 變異佔定序陽性病例的 95.6%。

目前共有 30,189 名 COVID-19 患者住院治療,這一水平接近 2020 年 11 月記錄的峰值,但重症監護病房的患者人數(3,741 人)略有下降。

醫院記錄了 364 例新冠死亡病例,使該國的疫情死亡人數達到 129,489 人。

與此同時,羅馬尼亞全國週三確診了超過 34,250 例新感染病例,幾乎是一天前創下的紀錄的兩倍。

每日死亡人數為 94 人,為一個多月以來的最高數字。

官方數據顯示,其中四分之三的死亡者是未接種疫苗的人,目前羅馬尼亞重症監護室中的 692 名 COVID-19 患者中,超過 80% 也沒有接種疫苗。

自疫情爆發以來,羅馬尼亞已有近 6 萬人死亡,是歐盟疫苗接種率第二低的國家,只有 41% 的人完全接種了疫苗,而歐盟平均為 70%。

捷克共和國和波蘭也是本週每日新冠肺炎 (COVID-19) 病例數創歷史新高的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