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案調查出人意料地公佈了安妮·弗蘭克背叛案的嫌疑犯名單

作者:安東尼·多伊奇和史蒂芬妮·范登伯格

阿姆斯特丹 - 針對安妮·弗蘭克背叛案的一項歷時六年的懸案調查,在 1944 年納粹如何找到這位著名日記作家的藏身之謎中,發現了一名令人驚訝的嫌疑人。

安妮和其他七名猶太人在阿姆斯特丹運河邊倉庫上方的秘密附屬建築中藏匿了近兩年後,於當年 8 月 4 日被納粹發現。所有人都被驅逐出境,安妮 15 歲時死於貝爾根貝爾森 (Bergen Belsen) 集中營。

由美國聯邦調查局退休特工文森特·潘科克(Vincent Pankoke)和大約20 名歷史學家、犯罪學家和數據專家組成的團隊確定了一個相對不為人知的人物——猶太公證人阿諾德范登伯格(Arnold van den Bergh),他是揭露藏身處的主要嫌疑犯。

其他一些專家強調,針對他的證據並不確切。

調查小組成員彼得·範·特威斯克表示,新證據的關鍵部分是在一份舊的戰後調查檔案中發現的一張寫給安妮父親奧託的未簽名的便條,其中特別提到了范登伯格,並聲稱他傳遞了這些訊息。

說明稱,范登伯格作為阿姆斯特丹戰時猶太委員會的成員,可以存取猶太人藏身的地址,並將此類地址清單傳遞給納粹以拯救自己的家人。

特維斯克表示,在研究結束後,最初的 32 個名字只剩下 4 個,而范登伯格則是主要嫌疑犯。

調查人員證實,奧托是家族唯一在戰爭中倖存的成員,他知道這張紙條,但選擇永遠不公開談論它。

范特威斯克推測,弗蘭克對這一指控保持沉默的原因很可能是他無法確定這是真的,他不希望信息公開,從而進一步助長反猶太主義,而且他不希望范登伯格的指控三個女兒因父親可能做的事情而受到指責。

範特威斯克說,奧托「曾在奧斯威辛集中營」。 “他知道,處於困境的人有時會做出一些道德上不合理的事情。”

1943 年,猶太委員會的其他成員被驅逐出境,但范登伯格得以留在荷蘭。他於 1950 年去世。

荷蘭 NIOD 戰爭、大屠殺和種族滅絕研究所的歷史學家埃里克·薩默斯讚揚了這項廣泛的調查,但對其結論表示懷疑。

他質疑匿名筆記在范登伯格責任爭論中的中心地位,並表示該團隊對戰時阿姆斯特丹猶太機構所做的假設沒有其他歷史研究的支持。

薩默斯表示,范登伯格從未被驅逐出境有很多可能的原因,因為「他是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人」。

米普·吉斯(Miep Gies) 是這個家庭的幫手之一,她一直保管著安妮的日記,直到奧托回來為止,並於1947 年首次出版。了全世界數百萬讀者的想像。

安妮之家基金會沒有參與懸案調查,但分享了其檔案中的資訊以提供協助。

主任羅納德·利奧波德表示,這項研究「產生了重要的新資訊和一個值得進一步研究的有趣假設」。

使用現代研究技術,編制了一個主資料庫,其中包含荷蘭合作者、線人、歷史文件、警察記錄和先前研究的名單,以發現新的線索。

數十個場景和嫌疑人位置都在地圖上可視化,以便根據對藏身地點、動機和機會的了解來識別叛徒。

這項新研究的結果將發表在加拿大作家羅斯瑪麗·沙利文的《安妮·弗蘭克的背叛》一書中,該書將於週二出版。

反對反猶太主義的荷蘭猶太組織 CIDI 的負責人告訴路透社,她希望這本書能深入了解阿姆斯特丹猶太人口的戰時情況。

CIDI 的漢娜·盧登 (Hanna Luden) 表示:“如果這變成了‘猶太人幹的’,那將是不幸的。納粹最終要對此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