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年前,烏克蘭是世界第三大核國家,其彈頭數量比英國、法國和中國的總和還要多。
蘇聯解體後,基輔政府繼承了這項武器庫,發現自己擁有約 5,000 枚核武、170 多枚洲際彈道飛彈和數十架核武轟炸機。
1994年,烏克蘭同意拆除這些庫存,以換取俄羅斯承諾該國不會受到攻擊。
但在俄羅斯軍隊之後向並扣押三艘烏克蘭海軍艦艇週日,基輔指出了這項協議,並建議美國和歐洲應該採取更多措施來保護協議免受制裁。俄羅斯軍事實力極為優越。
幾個月來,烏克蘭一直指責俄羅斯限制進入附近亞速海的港口,並聲稱克里姆林宮希望將其變成俄羅斯湖。
但對船隻的襲擊和船員的拘留使鄰國之間的關係降到了新的低點。烏克蘭表示事件發生在國際水域。
烏克蘭堅稱莫斯科再次封鎖海域,但莫斯科否認。俄羅斯表示,它只需要檢查所有經過的船隻,作為一項安全措施,以保護俄羅斯耗資36 億美元建造的橫跨刻赤海峽、連接俄羅斯本土和克里米亞的橋樑(俄羅斯於2014 年吞併了克里米亞)。
#embed-20181126-black-sea- Russia iframe {寬度:1px;最小寬度:100%}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烏克蘭援引了烏克蘭、俄羅斯、美國和英國於1994年簽署的《布達佩斯安全保證備忘錄》
烏克蘭律師兼人權活動家斯坦尼斯拉夫·巴特林本週告訴 UkrLifeTV,「烏克蘭放棄了世界第三大核武庫」。 “今天,俄羅斯侵犯了烏克蘭的領土完整,實際上正在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1991 年宣布獨立後,烏克蘭發現自己擁有數千枚蘇聯核武器,但仍由俄羅斯系統控制。
訊息
美國極度擔心可能出現另一個擁有洲際彈道飛彈、旨在針對美國及其盟國的核武國家。因此,華盛頓促成了這項協議,並支付了 5 億美元讓烏克蘭將這些武器交給俄羅斯拆除。
作為回報,俄羅斯、美國和英國同意不對烏克蘭“使用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並尊重其“獨立、主權和現有邊界”。白俄羅斯和哈薩克也放棄了較小的庫存,以換取相同的承諾。
2014年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時,一般認為該協議遭到違反。本週黑海衝突後,烏克蘭將該備忘錄作為戰鬥口號。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週一表示:“我們正在呼籲整個親烏克蘭的世界聯盟——我們必須共同努力。” “我們呼籲布達佩斯備忘錄中的伙伴承擔捍衛主權和領土完整的義務。”
俄羅斯總統普丁2014年的解釋是,該備忘錄已與前烏克蘭政府達成一致,因此不再有效。大多數觀察家認為這是荒謬的。如果與簽署政府的協議到期,那麼歷史上無數重要條約現在都將失效。
2016年,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提出了另一種解釋,聲稱該協議僅規定簽署方“不會對烏克蘭使用核武”,但事實並非如此。
然而,有些人擔心波羅申科可能會利用亞速危機來削弱民主,因為他在定於三月舉行的選舉前的民調中嚴重落後。
除了引用《布達佩斯備忘錄》外,他還宣布戒嚴,但即使在 2014 年國家危機最嚴重的時候,他也沒有宣布戒嚴。
問題在於,《布達佩斯備忘錄》是一項政治協議,而不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它沒有說,如果違反的話,各國必須採取任何特定行動,除了進行談判之外。
美國表示仍致力於遵守該協議,並自 2014 年以來已提供超過 28 億美元幫助烏克蘭「保衛領土並實施關鍵改革」。
大約 200 名美軍駐紮在烏克蘭西部的一個基地,儘管該基地距離克里米亞或在東部交戰數百英里。今年早些時候,川普政府向烏克蘭出售了標槍反坦克飛彈,價值估計為 4700 萬美元。
但波羅申科本週告訴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新聞,他真正想要的——「我們所承諾的」——是華盛頓幫助加入北約。
理論上這將使他的國家聯盟第五條共同防禦保護:保證美國和其他國家將在攻擊中提供援助。
9月,烏克蘭主辦北約軍事演習,來自美國等14個國家約2,270名士兵參加
然而,分析人士表示,在克里米亞地位懸而未決、東部衝突一觸即發的情況下,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可能性很小。
#embed-20181128-ukrain- Russia iframe {寬度:1px;最小寬度:100%}
烏克蘭總統本週似乎再次遭到冷落,他呼籲北約派遣船隻進入亞速海,並呼籲德國停止建造北溪2號管道,該管道正在波羅的海下建造並繞過烏克蘭。
北約和德國似乎都拒絕了這些提議。
皇家聯合軍種研究所研究員傑克沃特林表示,僅僅因為西方國家沒有在這個問題上開戰,並不代表它們忽視了布達佩斯備忘錄。
“政策制定者沒有忘記,”他說,“但鑑於他們已經排除了履行這一義務的最直接方式,他們正在嘗試使用其武器庫中的其他工具:外交、經濟。”
這些工具包括自吞併克里米亞以來美國和歐盟對俄羅斯實施的一系列制裁。
「沒有辦法讓這成為一場像福克蘭群島那樣的有限戰爭,」沃特林補充道,他指的是1982年英國與阿根廷的戰爭。 「這將是第三次世界大戰,核升級的風險是不可接受的。 我們不准備接受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