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週刊》,是為富人準備的,還是為窮人準備的?

《查理週刊》倖存漫畫家雷納德·盧齊爾即將離開,這給這本諷刺雜誌蒙上了進一步的陰影,增加了人們對其生存能力的懷疑。今年 1 月份,兩名伊斯蘭武裝分子在《查理週刊》巴黎辦事處殺害了 12 人,此時他已經為《查理週刊》畫了 20 年的畫,但他仍繼續為該雜誌畫畫。

盧茲(Luz)表示,他出於個人原因離開,“是為了重建,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他計劃從九月開始。

盧齊爾在周一晚間接受法國報紙《解放》採訪時表示,他的工作量和諷刺作家同事的缺席對他來說實在是太難承受了。

他描述了大屠殺後的堅持,他說:“每個問題都是折磨,因為其他問題都消失了。”

屠殺發生後,這本嘲笑宗教和世俗目標的雜誌成為全球言論自由的象徵。聲勢浩大的聲援聲響徹法國以外。

然而,內部壓力包括如何應對新資金,因為《查理週刊》的銷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數百萬份。

公開談論這本如今富有的雜誌未來方向的員工包括盧茲和專欄作家 Zineb El Rhazaoui。幾天前,管理層對她進行了停職,距離解僱僅一步之遙,並表示她多次未能履行合約義務。

上個月,文學組織美國筆會授予該雜誌言論自由獎,引發了更多爭議。 26 位著名作家抗議《查理週刊》對伊斯蘭教的嘲諷太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