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國之間發生一系列衝突後,英國反對黨領袖敦促《每日郵報》審視其文化。
工黨領袖艾德·米利班德對該報的做法進行了猛烈抨擊。
它發表了一篇報道,將米利班德的父親拉爾夫(一位於 1994 年去世的馬克思主義學者)貼上「憎恨英國的人」的標籤。
這引起了爭議,因為老米利班德是猶太難民,16 歲時為躲避納粹而逃離比利時,在二戰期間在英國皇家海軍服役。
米利班德對此提出了抱怨,但該報堅持自己的說法,並表示應該允許其審查希望成為英國下一任首相的人的政治觀點。
但該報的所有者羅瑟米爾勳爵後來因這一事件的另一起事件而被迫道歉。
米利班德聲稱,一名《每日郵報》記者不請自來地出現在他今年早些時候去世的叔叔的私人追悼會上。他說,記者試圖詢問他的家人對原始故事的看法。
該報隨後暫停了兩名記者的職位。
米利班德在寫給羅瑟米爾的信中說:「派記者去我已故叔叔的紀念館,這違反了公共禮儀。我相信這是《每日郵報》和《星期日郵報》文化和做法的一個症狀。
“你應該自己迅速調查誰對最新事件負有高層責任,以及誰對這些報紙的文化和做法負責,這些文化和做法與你的讀者的價值觀嚴重不一致。”
這場爭吵完美地概括了英國的一個迫切問題——新聞道德。
這場爭議是在去年的勒弗森調查之後發生的,該調查在現已不復存在的《世界新聞報》電話竊聽事件後調查了英國媒體的道德規範。
調查建議在立法的支持下成立一個新的監管機構。
保守黨首相戴維·卡梅倫表示,他並不相信這些建議——許多報紙本身也持同樣的觀點。與此同時,米利班德敦促媒體接受該報告的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