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最高安全官員週四表示,德國將從 2026 年開始分兩步驟禁止在該國 5G 網路核心部分使用中國公司華為和中興製造的關鍵零件,成為最新一個歐洲國家。
作為歐洲最大經濟體的德國長期以來一直在考慮如何處理其新一代手機網路中中國供應商生產的零件。
內政部長Nancy Faeser 表示,到2026 年底,華為和中興通訊的關鍵組件將被禁止使用5G 核心網絡,而這兩家製造商在5G 接入和傳輸網絡中的「關鍵管理系統」必須在2029 年底之前更換。
內政部表示,這項決定是在最近幾週與營運德國 5G 網路的德國電信、沃達豐和西班牙電信進行談判之後做出的,並將與這三家公司簽署協議。
Faeser 在宣布與德國運營商達成“明確而嚴格的協議”時表示:“我們非常仔細地審查了德國 5G 手機網絡中華為和中興製造的關鍵組件的風險。”
「透過這一點,我們正在保護德國作為商業所在地的中樞神經系統 - 我們正在保護公民、公司和國家的通信,」她說。
「我們必須減少安全風險,並與過去不同,避免片面依賴」。
推動禁止或限制華為
費瑟說,今天的威脅凸顯了安全電信基礎設施的重要性,特別是「考慮到破壞和間諜活動的危險」。
近年來,美國成功推動英國和瑞典等歐洲盟國在其電話網路中禁止或限制華為設備,因為擔心北京可能利用華為設備進行網路窺探或破壞關鍵通訊基礎設施——華為一再否認這些指控。
日本、澳洲、紐西蘭和加拿大也採取了類似行動。
德國總理奧拉夫·肖爾茨政府去年制定了一項對華關係戰略,其中提到與這個亞洲大國的「系統性競爭」以及減少經濟依賴風險的必要性,但強調柏林希望與北京合作應對氣候等挑戰改變和維持貿易關係。
該策略招致了北京方面的批評。
今年4月,肖爾茨訪問了中國,這是他自2021年底上任以來第二次訪華。
「沒有證據」中國公司構成威脅
當被問及週四在北京舉行的每日新聞發布會上預計將宣布的消息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健表示,華為和其他中國企業一直在為歐洲建立高品質的基礎設施,創造大量就業機會,「沒有證據顯示它們危及國家安全」。
他說:“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只會破壞正常的技術交流與合作,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
自2022年初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西方國家與中國之間的相互猜疑不斷加劇。
週三,包括德國在內的北約盟國稱中國是俄羅斯戰爭的“決定性推動者”,並對北京的核武庫及其太空能力表示擔憂。
北京對此回應稱,北約以犧牲其他國家的利益為代價謀求安全,並要求北約不要給亞洲帶來同樣的「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