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慶祝 DART 任務成功,數據證實小行星被太空船推離軌道

美國太空總署證實,上個月撞上小行星的太空船成功地將其推離了自然軌道。

它標誌著人類第一次改變自然物體在太空中的運動。

DART 任務(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也是對旨在防止潛在的末日隕石與地球相撞的行星防禦系統的首次測試。

這項耗資3.25 億美元(3.33 億歐元)的任務上個月末撞上了一顆160 公尺長、名為Dimorphos 的小行星,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Dimorphos 是一顆大五倍的小行星Didymos的衛星。

在 DART 太空船經過 10 個月的太空旅行後擊中距離地球 1130 萬公里的目標之前,這對衛星已經繞太陽運行了數億年,沒有威脅到地球。

美國太空總署在華盛頓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公佈的望遠鏡觀測結果證實,DART 太空船的試飛實現了其主要目標:透過純粹的動力改變小行星的方向。

美國太空總署科學家表示,過去兩週的天文測量顯示,目標小行星稍微靠近其繞軌道運行的較大母小行星,其軌道周期縮短了 32 分鐘。

美國宇航局局長比爾·尼爾森在宣布結果時告訴記者:“這是行星防禦的分水嶺時刻,也是人類的分水嶺時刻。” “感覺就像電影情節,但這不是好萊塢。”

位於馬裡蘭州勞雷爾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 (APL) 的任務運作中心對上個月的影響進行了即時監測,該太空船是在那裡為 NASA 設計和建造的。

對Dimorphos-Didymos 對撞擊前和撞擊後的測量結果進行比較,其中一個遮住另一個,結果顯示軌道周期縮短至11 小時23 分鐘,較小的物體撞擊到距離其母體更近數十米的地方。

Dimorphos“搖擺”

美國宇航局 DART 項目科學家湯姆·斯塔特勒 (Tom Statler) 表示,這次碰撞也讓迪莫弗斯“有點搖晃”,但還需要更多觀察來證實這一點。

美國太空總署行星科學部門主任洛里·格萊茲表示,這一結果「表明,如果提前足夠好地發現這樣一顆具有潛在危險的小行星,我們有能力使其偏轉」。 「關鍵是早期發現」。

DART 在 APL 的協調負責人南希·查博特 (Nancy Chabot) 表示,Dimorphos「是一顆小行星,是行星防禦的首要任務」。

一顆雙形態大小的小行星雖然無法對全球造成威脅,但可以直接撞擊一座主要城市。

科學家曾預測 DART 撞擊將使 Dimorphos 的軌道路徑縮短至少 10 分鐘,但即使是 73 秒的小變化也被認為是成功的。

因此,半個多小時的實際變化,以及正負兩分鐘的不確定性,超出了預期。

Dimorphos 似乎由相對鬆散的碎石組成,這可能是 DART 撞擊導緻小行星移動程度的一個因素。

美國太空總署表示,這次撞擊將數噸岩石物質從小行星表面噴射到太空中,在望遠鏡影像中可以看到巨大的碎片羽流,產生反沖效應,增加了碰撞本身對迪莫弗斯施加的力。

DART 於 2021 年 11 月由 SpaceX 火箭發射,大部分的航程都是在地面飛行指揮官的指導下進行的,並在旅程的最後幾個小時將控制權移交給了太空船的自主機載導航系統。

與大約 6,600 萬年前撞擊地球、消滅了包括恐龍在內的世界上約四分之三的動植物物種的災難性希克蘇魯伯小行星相比,Dimorphos 和 Didymos 都顯得很小。

美國太空總署科學家和行星防禦專家表示,較小的小行星更為常見,並且在短期內引起了更大的理論關注,這使得迪迪莫斯對它們的大小成為合適的測試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