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暖化威脅我們的水資源之際,新加坡回收了 40% 的廢水,並希望進一步提高這一比例。
這個東南亞島國的資源非常有限,長期以來主要依賴鄰國馬來西亞的供水。
為了實現更多的自給自足,新加坡政府決定透過先進的污水處理系統來解決這個問題,其中包括隧道網路、高科技工廠和通風機。
收集每一滴並無限地重複使用
公用事業局水回收部門總工程師劉佩欽告訴法新社:“新加坡缺乏自然資源,而且空間有限,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在尋找方法來開發水源並擴大供水。”
「我們的水管理策略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個是收集每一滴水,第二是不斷重複利用,第三是把海水變成飲用水,也就是海水淡化,」她補充道。
此回收系統策略正在高科技領域運行樟宜水回收廠在城市的東海岸。
這是一個由管道、水箱和過濾系統組成的建築迷宮,每天能夠處理 9 億公升用水——足以一年中每 24 小時注滿一個奧林匹克規模的游泳池。
此類建築的特點之一是,它的全部活動更多地發生在地表以下而不是地表以上,因為它的水源是流經一條與下水道相連的 48 公里長隧道的廢水。
在那裡,處理過的水被進一步淨化,透過先進的過濾過程去除細菌和病毒等雜質,並用紫外線消毒。
水非常乾淨,適合人類飲用
今天,新加坡主辦五家新生水廠滿足該國目前40%的用水需求。
到 2060 年,該公司預計將滿足新加坡未來 55% 的用水需求。
雖然大部分廢水用於工業目的,但其中一些廢水被添加到這個擁有 570 萬人口的城邦水庫的飲用水供應中。
該系統還可以幫助減少海洋污染,因為只有少量處理後的水被排放到海中。
與大多數其他國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世界上 80% 的廢水未經處理或再利用就流回了生態系統。聯合國估計。
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18億人使用被糞便污染的飲用水源,使他們面臨感染霍亂、痢疾、傷寒和小兒麻痺的風險」。
新水的下一步是什麼?
該工廠將在其現有場地上增加一條地下隧道,以便為該島的西半部提供服務,預計將於 2025 年完工。
到擴建完成時,升級水處理基礎設施營運的總成本將達到 100 億新元(63 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