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中國醫療器材公共採購展開調查

布魯塞爾長期以來一直指責北京採取扭曲和歧視性做法,使歐洲公司幾乎不可能在中國有價值的醫療器材領域贏得公共合同,而歐盟在該領域仍保持著競爭優勢。

這些做法包括嚴格的認證流程、不透明的審批制度、維護「國家利益」的條款以及外國製造商根本無法滿足的異常低價的要求。由於「購買中國產品」政策,歐盟醫療器材產業多次譴責中國先前開放進口的公開招標現在專門要求使用中國製造的產品。

德國、荷蘭、愛爾蘭、法國、比利時和義大利位居世界前列領導醫療器材出口商,其中一些具有高技術附加價值,如X光機或起搏器,一些更常用的如隱形眼鏡和創可貼。

該調查宣佈於週三,將以成員國和企業提供的回饋以及與中國代表的對話為基礎,將持續長達九個月,並可能延長五個月。

它是應委員會的要求發起的,而不是由於投訴而發起的。

如果調查證實有可疑行為,歐盟委員會將有權對中國採取報復措施,以平衡雙方競爭。這可能會導致中國企業完全脫離歐盟這個價值超過 2 兆歐元的開放市場的公共採購。

或者,委員會可以限制對超過一定價值的投標的禁止,或施加降低中國申請人分數的條件。

如果北京同意糾正這種情況並保證歐洲供應商的互惠,調查可能隨時結束,儘管布魯塞爾提出反對的其他經濟領域的情況並非如此。

代表歐洲醫療科技產業的貿易協會Medtech Europe指出,「購買中國產品」政策讓市場進入「充滿挑戰」。

Medtech Europe發言人表示:“我們希望這項調查能夠與中國進行有意義的對話,並希望調查中強調的擔憂能夠通過對話得到解決,從而消除在歐盟採購市場實施(額外)措施的必要性。”在一份聲明中。

據該行業協會稱,中國是歐洲醫療設備的主要貿易夥伴之一,2022年佔歐洲市場出口目的地的11%。

對中國強硬

最新舉措是國際採購文件(IPI)下的首次此類舉措,這是歐盟近年來推出的立法工具之一,旨在打擊來自世界各國(尤其是中國)的不公平競爭。

憑藉著高度集權的經濟,中國共產黨採用了大量的工具,如補貼、低利率貸款、稅收減免、優惠待遇和監管要求,以利於國內企業,而不利於外國企業。

這引發了與西方盟國的巨大摩擦,西方盟國聯手防禦北京的高壓手段,「降低」脆弱依賴國的風險,並防止中國廉價出口商品大量湧入。

醫療器材的調查幾乎與委員會進行的同時進行飛行檢查在波蘭和荷蘭的一家中國公司的辦事處,這是根據《外國補貼條例》首次進行的。

兩者都是在歐盟對中國生產商進行兩項單獨調查之後進行的風力渦輪機太陽能板,這些公司被懷疑受益於慷慨的國家補貼來贏得歐盟合約。

與此同時,布魯塞爾正處於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調查的最後階段,同樣人們認為,由於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國製造的電動車的成本被人為壓低。這項調查被認為是這項任務中最重要的一項,可能導致關稅增加,以抵消國家補貼的優勢。

「對我們來說,中國同時是合作夥伴、經濟競爭對手和系統性競爭對手。最後兩個維度正在日益融合,」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瑪格麗特·維斯塔格本月稍早表示。

儘管大多數歐洲國家首都都對這些舉措表示歡迎,認為這些舉措對於保護單一市場的完整性和防止國內企業被消滅是必要的,但北京方面卻發出了挑釁的聲音,攻擊布魯塞爾的“保護主義” 。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我們敦促歐盟恪守開放市場和公平競爭原則,遵守世貿組織規則,停止以各種藉口無端打壓和限制中國企業。

我們敦促有關方面停止對中國的無端指責和污衊。

本文已更新,提供了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