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立陶宛因俄羅斯烏克蘭戰爭而兩極化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入侵遭到歐洲各國的強烈譴責。

但並非所有方面都如此。

在許多與俄羅斯相鄰的國家,特別是那些曾經是蘇聯一部分的國家,一小部分主要講俄語的國家站出來支持入侵並捍衛普丁的目標。

波羅的海小國立陶宛就是一個例子,它與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接壤。在這裡,講俄語的人是第二大少數民族。

“這太瘋狂了”

25 歲的薩莎·丹尼爾科娃 (Sasha Danilkova) 在立陶宛出生長大,只會說俄語。

雖然丹尼爾科娃自稱是立陶宛人,但她的家人有一半講俄語,是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的後裔。

「我完全反對戰爭。這太瘋狂了,」她說。 “普丁和他周圍的人都瘋了。”

然而,丹尼爾科娃對戰爭的看法與她的父母和大家庭,尤其是年長成員的看法形成鮮明對比。

「他們說,是的,人們會死去是令人悲傷的,」她說。 “但我的一些家人認為戰爭是必要的,普丁是正確的。”

她發現「最奇怪的部分」是,這種支持是由她的烏克蘭家人最強烈地表達的,他們在烏克蘭有親戚。

儘管尚未調查立陶宛講俄語的少數群體對戰爭的看法,但其他民意調查具有指示性。

在立陶宛進行的一項歐洲價值觀研究中,54% 的第一語言是俄語的人同意莫斯科推動的聲明,俄羅斯的政策是對美國和北約針對其的行動的充分回應。

另有 48% 的人表示,他們認為莫斯科在 2014 年從烏克蘭吞併的克里米亞在法律上屬於俄羅斯。

“情況遠非樂觀”

丹尼爾科娃聲稱,年齡是她家人支持普丁的原因之一。

「老一輩立陶宛人與俄羅斯人更親近,」她說。 「他們只閱讀俄語新聞,並且主要與其他說俄語的人交談。

“他們聽不到其他觀點,”丹尼爾科娃補充道。

無論其來源為何,立陶宛俄語使用者的觀點正在影響社會。

維爾紐斯大學國際關係和政治學系主任瑪格麗塔·塞塞爾吉特博士表示,他們正在「表面緊張的氣氛下」進行創作。

她說,由於烏克蘭戰爭,許多俄語社區對政府主導的重命名維爾紐斯立陶宛俄羅斯戲劇院以及拆除蘇聯雕像的舉措感到擔憂。

舍塞爾吉特表示,說俄語的人也越來越受到立陶宛人的懷疑。

「某些普遍存在的刻板印象導致缺乏信任,」她說,並列舉了俄語使用者加入立陶宛軍隊的意圖如何在公開辯論中遭到懷疑和敵意。

“它過去從未造成過問題”

不過,俄羅斯的影響力不僅與年齡有關。

據舍塞爾吉特稱,立陶宛俄語學校對俄羅斯和普丁的支持率「相當高」。

她指出,學校裡的許多老師都是俄羅斯人,而且使用俄語「有助於建構他們的身份」。

「學校是俄羅斯宣傳和虛假訊息仍然影響社會年輕群體的地方,」舍塞爾吉特說。

“這是我們必須考慮的挑戰。”

目前立陶宛有 48 所俄語學校,每年教授約 14,000 名學生。

為了削弱俄羅斯的影響力,立陶宛於 2022 年禁止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電視頻道,並封鎖了許多俄羅斯網路新聞媒體。

然而,舍塞爾吉特表示,立陶宛的情況“不像其他波羅的海國家那麼糟糕”,那裡有大量講俄語的少數民族。

她聲稱,原因之一是立陶宛的俄語使用者融合得很好。

「他們參加公務員制度,在同一所大學學習,去同樣的餐廳、同樣的酒吧……這在其他種族隔離更為嚴重的波羅的海國家中並非如此,」她說。

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的俄語使用者約佔這兩個國家人口的 25%,自 1991 年脫離蘇聯獨立以來,長期以來一直面臨政治和社會困難。

相當多的人仍未獲得公民身份,這意味著他們無法在國內或歐洲議會投票或擔任公職。

“戰爭不允許存在灰色地帶”

舍塞爾吉特表示,儘管存在圍繞戰爭的問題,但隨著世代的更替,立陶宛講俄語的少數民族的情況正在「變得更好」。

立陶宛是烏克蘭全球最活躍、最直言不諱的支持者之一。

波羅的海新聞社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約 50% 的立陶宛人已捐款或找到其他方式幫助烏克蘭。

舍塞爾吉特說,這種整體氣氛促使說俄語的立陶宛人不同意戰爭。

“在戰爭中,沒有灰色地帶,”她說,“要么是白人,要么是黑人,你必須選邊站。”

這些努力也得到了政府有效資訊的支持,該資訊使立陶宛的俄語使用者遠離了境外衝突。

她說:“我們成功地傳達了這樣一個訊息:戰爭是由俄羅斯政權引起的,說俄語的人是安全的。” “這不是政治迫害。”

「我們必須保持團結,」她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