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希娜·巴魯爾 (Kahina Bahloul) 表示,她並不是有一天醒來就決定成為伊瑪目,而是「這是一段漫長的旅程」。
事實上,這位法律畢業生曾經擔任過保險經紀人。
這位42 歲的女孩出生於法國,父親是穆斯林-阿爾及利亞人,母親是具有基督教和猶太背景的法國人,她在阿爾及利亞長大,在那裡她目睹了原教旨主義的興起及其對她信仰的扭曲。
返回法國後,她在著名的高等實踐學院攻讀伊斯蘭研究博士學位,並表示「伊斯蘭教內部的意義危機」促使她參與其中。
「我認為這場危機主要源自於穆斯林思想的僵化。也就是說,今天我們仍然生活在中世紀產生的思想中,」她告訴《歐洲新聞》。
“當今伊斯蘭教的法律流派,或穆斯林宗教的整個規範部分,都源於中世紀思想。這不再可能了。”
巴赫盧爾說,為了解決危機,「穆斯林必須收回他們的神聖文本,並授權自己使用二十一世紀我們今天擁有的工具來閱讀和解釋它」。
也許最具體的方式來例證巴赫魯爾如何著手「奪回伊斯蘭教的神聖文本」是她決定成為一名伊瑪目,她說這並不被禁止:「因為它沒有被實踐,人們認為這是被禁止的」。
巴魯爾說,父權制的解讀和對神聖文本的解釋導致了女性不能成為伊瑪目的想法,「但《古蘭經》文本並不禁止女性成為伊瑪目」。
「事實上,它根本沒有提到這個角色。這是後來為了組織穆斯林崇拜而創建的一個角色。當我們回到預言傳統時,我們發現了一個被上帝任命的女性的例子。先知本人將成為伊瑪目,」她說。
法特瑪清真寺
她沒有參加特殊課程或培訓中心,也沒有獲得證書。
「在伊斯蘭教中,沒有指定伊瑪目的中央宗教機構,因此社區是否接受你......以賦予你合法性,這取決於社區,」巴赫魯爾解釋道。
2018年,她宣布創建“法特瑪清真寺”,這是一個男女共同祈禱、由男性和女性伊瑪目主持祈禱、用法語講道、歡迎非穆斯林的禮拜場所。
然而,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這座「包容性清真寺」的大部分活動都轉移到了網路上。
然而,她說:“清真寺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個社區”,並強調他們“繼續聚集”。
世俗主義和宗教的作用
支持卡希娜·巴赫盧爾並讓她成為伊曼的社區親眼目睹了法國關於宗教在社會中的地位的最新難題。
近幾個月來,法國暴力極端主義以恐怖攻擊的形式捲土重來,徹底震撼了整個國家,並重新引發了關於世俗主義的爭論。
總統馬克宏向他所說的「伊斯蘭分離主義」宣戰,並發誓要恢復該國的共和價值。
他的政府宣布關閉清真寺,對宗教機構的融資展開調查,並呼籲穆斯林代表簽署關於共和國原則的憲章。
一項所謂的「反分裂主義」法案已在議會參眾兩院獲得通過,但鑑於議會和參議院都提出了數十項修正案,議員們將不得不再次進行辯論。
儘管歐洲最大的穆斯林社區的一些成員批評政府最新的舉措,指責政府與穆斯林為敵,但巴赫魯爾表示,現在是建立「法國伊斯蘭」的時候了。
「我們需要建立一個代表法國伊斯蘭教的機構。直到今天,情況仍然不完全是這樣,因為 CFCM(或法國穆斯林信仰委員會)代表了『領事伊斯蘭教’,也就是說,一個被阿爾及利亞、土耳其、摩洛哥或海灣國家等穆斯林國家之一資助和管理,」她補充道。
巴魯爾說,關鍵是法國穆斯林「透過閱讀和解釋來自法國思想家和法國穆斯林的文本」來重新獲得他們的信仰。
「這就是我們正在努力做的事情,」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