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全球衛生官員稱,坦尚尼亞至少有八人死於高致命性馬堡病毒的爆發。
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在東非國家卡蓋拉地區的比哈拉穆洛和穆萊巴地區發現了類似伊波拉病毒。
截至1月11日,已有9例馬爾堡疑似病例,其中包括數名醫護人員,病死率為89%。
疫情爆發的來源尚不清楚。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社交媒體帖子中表示:“隨著疾病監測的改善,我們預計未來幾天會出現更多病例。”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官員們正在等待實驗室結果來確認診斷,但患者有典型的馬爾堡症狀,包括頭痛、高燒、背痛、腹瀉、吐血、身體虛弱,後來出現外出血。
該病毒主要透過接觸病人的體液或被這些體液污染的表面傳播,這意味著醫護人員往往面臨更高的風險。
不過,尚未批准針對馬爾堡病毒的疫苗或治療方法有幾個正在接受測試。
衛生當局認為,該病毒可能已傳播到比哈拉穆洛和穆萊巴地區以外的地區。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卡蓋拉地區是一個交通樞紐,感染者的檢測和隔離已經「延遲」。
鄰國應“保持警惕”
該機構表示,目前坦尚尼亞和更廣泛地區(包括盧安達、烏幹達、蒲隆地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感染風險較高,但全球感染風險較低。
譚德塞表示:“我們建議鄰國保持警惕,並做好應對潛在病例的準備。”
該機構表示,快速反應小組已被派往該地區,協助調查和應對疫情。當局也正在追蹤病人的接觸者並設立治療中心。
馬爾堡病毒的爆發相對罕見但嚴重。病死率通常為 24% 至 88%。
最近一次已知的疫情爆發發生在盧安達,去年馬爾堡病毒在那裡造成 15 人死亡、66 人患病。 12 月,衛生當局宣告疫情結束42天沒有新增病例報告。
2023年,與盧安達接壤的坦尚尼亞卡蓋拉地區再次爆發馬爾堡疫情,持續了近兩個月,造成9例病例和6人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果蝠等人畜共患病宿主仍然是該地區的地方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