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果蠅的食道有感測器,可以觸發感覺良好的激素

在果蠅身上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吞嚥可能是告訴它們的大腦釋放血清素的關鍵控制迴路。

德國波昂大學和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小組對果蠅幼蟲進行了一項研究,果蠅幼蟲的優點是神經元較少:大約有 10,000 至 15,000 個,而人腦有 1000 億個。

該研究發表在期刊上現代生物學研究發現,幼蟲食道中的特殊感測器會觸發血清素的釋放,這種激素與吞嚥食物時的快感有關。

這種機制鼓勵繼續進食。

波昂大學教授邁克爾·潘克拉茨 (Michael Pankratz) 表示:“我們希望詳細了解消化系統在進食時如何與大腦進行溝通。”在一份聲明中說

「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了解哪些神經元參與了這種資訊流以及它們是如何被觸發的,」他補充道。

食道和大腦中的受體之間的聯繫

研究人員利用先進的成像技術和三維影像繪製了連接果蠅消化系統和大腦的神經迴路以及不同神經元之間的連接。

他們發現食道中的特殊受體可以偵測食物何時被吞嚥,並向大腦中一組六個產生血清素的神經元發送訊號。

「他們可以檢測它是否是食物,並評估其質量,」該研究的主要作者、波恩大學的安德烈亞斯·斯科夫斯博士說。

「只有在檢測到優質食物時,它們才會產生血清素,從而確保幼蟲繼續進食」。

儘管這項研究是在果蠅身上進行的,但科學家認為人類可能也有類似的系統,但研究人員強調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

「現階段我們對人類控制電路的實際運作原理還知之甚少,」潘克拉茨說。

「這個領域還需要多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