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 的一種新亞變種正在成為世界各地的頭條新聞,衛生機構和病毒學家認為它可能成為當前冠狀病毒大流行的主要菌株。
BA.2.75 於 5 月在印度首次檢測到後,已在印度佔據主導地位。
由於它正在取代印度以前的主導毒株(BA.5),病毒學家認為它可能更具傳播性,因此可能在其他地方成為主導病毒株。但他們警告說,他們還沒有足夠的關於該菌株的數據來做出這樣的明確聲明。
荷蘭公共衛生研究所本周宣布,BA.2.75 已在荷蘭被發現,並表示對此知之甚少,儘管「它似乎能夠更輕鬆地繞過針對 SARS-CoV-2 冠狀病毒的防禦,通過小而具體的變化」。
這引發了人們的擔憂,它可能擅長逃避透過疫苗接種或先前感染過的 COVID-19 建立的免疫力。
愛丁堡大學病毒學家埃莉諾·岡特博士說:「我們看到這種新變種取代了我們之前認為具有極強傳播性的所有變種,但我們還不太清楚為什麼這種變種變得如此佔主導地位。
她說 BA.2.75“可能能夠繞過以前存在的免疫力,或者它可能更擅長傳輸”,但鑑於缺乏數據,“只有時間才能證明一切”。
為什麼是「半人馬座」?
BA.2.75 已獲得“Centaurus”的綽號,儘管它尚未收到世界衛生組織的正式希臘信函,世界衛生組織堅稱它是 Omicron 的亞變體。
Centaurus 這個名字似乎源自於用戶 @xabitron1 的一條推文,他在 7 月 1 日寫道:「我剛剛以一個星系的名字命名了 BA.2.75 變體。它的新名稱是半人馬座菌株。習慣它。今天,我負責指揮一切流行病。
這個起源故事已被證實事實查核網站 Snopes。
「半人馬座」有何不同?
BA.2.75 與 BA.5 一樣,是 Omicron 的一個亞變種,Omicron 是一種高度傳播的冠狀病毒形式,今年迅速在全球範圍內佔據主導地位。
專家表示,它現在在印度超越 BA.5 的事實表明它可能在其他地方佔據主導地位。
「我們看到這種新的 BA.2.75 病毒正在疫苗接種率較高的國家中傳播,因此這種病毒似乎確實能夠繞過一些預先存在的免疫力,」說憔悴。
這可能是由於其刺突蛋白(病毒表面的蛋白質,幫助其進入細胞)的大量變化所致。
「這是你的免疫系統辨識的病毒部分,」岡特說。
「因此,當它改變了它的外觀時,你的免疫系統就很難辨識它。這肯定是這裡正在發生的事情」。
Gaunt 表示,雖然 BA.2.75 有可能在全球佔據主導地位,但這並不一定值得過度擔心。
「這是我們在這次大流行中多次看到的行為模式。我們得到了一種更具傳染性的新變種,它取代了一種舊變種,但人群層面的人們透過接觸病毒和接種疫苗獲得了更多的免疫力,」她說。
「我們看到與冠狀病毒相關的住院治療的臨床嚴重程度總體上有所下降。因此,這不一定是值得警惕的事」。
再感染的風險
岡特說,有傳聞證據表明,大多數 Omicron 亞變種人可能在上次感染後不久再次感染冠狀病毒。
但她指出,我們目前正處於大流行時期,COVID-19 在人群中相對自由地傳播。
她說,“病毒傳播的可能性比一年前或兩年前更大”,例如,當時許多國家都實施了口罩強制令和更多限制。 「所以這又不一定是值得警惕的事情,」她說。
「如果出現再感染,那麼臨床上的再感染很可能不會那麼嚴重。這種病毒不會去任何地方。人們將會再次被感染」。
新冠疫情會結束嗎?
像幾乎所有研究 COVID-19 的病毒學家和專家一樣,Gaunt 建議盡可能接種疫苗。
她補充說,專門針對 Omicron 的新疫苗可能很快就會問世,接種這種疫苗將降低新冠病毒的風險。
岡特表示,就疫情的長期前景而言,它似乎可能會陷入與普通感冒類似的模式,達到「與人類的某種平衡」。
「所以我們會被感染,我們會被輕微感染,而且我們一生都會被反覆感染。這就是 SARS-CoV-2 的長期預後」。
其他專家一致認為,疫苗和加強劑仍然是預防嚴重 COVID-19 的最佳防禦措施,即使它們不能保證不會再次感染。
世界衛生組織緊急情況主任 Mike Ryan博士在媒體簡報會上表示:「就其引發的免疫力而言,目前的亞變種與祖先病毒株相差甚遠,因此疫苗在預防這些較新毒株的感染方面不太有效。
世衛組織COVID-19 技術負責人Maria Van Kerkhove 博士補充說,BA.5 是“我們見過的最具傳染性的變種”,並警告說,她談到的下一個變種因此“比上一個變種更具傳染性」。
她說,BA.2.75 的出現“告訴我們,我們將繼續看到反覆的感染浪潮”,但兩位專家都清楚如何避免隨著新冠病毒傳播而導致住院率和死亡率上升: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