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波昂氣候會議的氣候融資談判陷入僵局,因為各國未能在這一問題上取得任何具體進展。
它一直是德國討論的焦點,各國需要在今年 11 月於巴庫舉行的 COP29 上就新集體量化目標 (NCGQ) 達成一致。這是已開發國家從 2025 年起每年需要籌集的資金來支持發展中國家的氣候行動。
但對於這筆資金應該是多少、誰應該優先獲得資金、這筆資金採取什麼形式以及什麼算作“發達國家”,存在嚴重分歧。
氣候行動網絡週一發布的最新消息稱:“本週《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氣候談判迫切需要取得適當進展,因為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談判正在變成無所作為的糞坑。”
COP29 已過半,談判雙方都表示失望。
哪些國家應該做出貢獻?
確保捐款氣候基金長期以來一直是這類談判的癥結所在。
挪威等一些國家認為,像中國或石油國家這樣排放量高、經濟能力強的國家應該成為該計畫的一部分。做出貢獻的團體。目前,他們根據《巴黎協定》將自己定義為發展中國家,這意味著他們不必向這些基金提供資金。
美國也是主張擴大捐助範圍納入新興經濟體的國家之一。
在這場辯論的另一方面,誰應該獲得資金的議題是另一個癥結所在。據報道,美國等許多已開發國家認為,資金應該流向那些最容易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的國家——最不發達國家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
但發展中國家表示,它們都應該有資格獲得資金。
氣候融資應該以資金還是貸款的形式出現?
發展中國家也對氣候融資的實際組成提出了質疑。他們表示,貸款不應計入已開發國家的捐款中。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最近的一份報告發現,已開發國家在 2022 年實現了每年 1,000 億美元(932 億歐元)的承諾,實現了「迄今為止觀察到的最大同比增長」。然而,其中 69% 的資金是以貸款的形式提供的。
包括小島嶼國家聯盟(AOSIS)和最不發達國家的團體表示,這只是增加最脆弱國家的債務負擔。
「從我們的角度來看,這是正義,這是賠償,這是富裕國家的責任,」波昂會議氣候活動家和觀察員哈吉特辛格在新聞發布會上說。
「而他們將其視為另一個賺錢的機會。經合組織的報告實際上告訴了你這個故事。
全球發展中心 (CGD) 與 Carbon Brief 分享的新發布數據表明,透過重新標記現有援助也可能實現 1000 億美元的目標。
人們的期望是,已開發國家應該在已經提供的資金基礎上提供「新的和額外的」資金。但 CGD 聲稱,2022 年創紀錄的氣候援助增量中至少有 65 億美元(64 億歐元)是從其他援助發展項目中挪用的。
他們表示,這可能使富裕國家能夠實現其氣候目標,儘管削減了對外援助的總體預算。
世界銀行同意設立損失和損害基金
經過多年的爭論,2022 年第 27 屆締約方大會 (COP27) 就損失和損害基金達成一致,該基金旨在為面臨氣候相關挑戰首當其衝的脆弱國家提供重要支持。
去年,義大利和荷蘭等國開始為該基金認捐。
當談判在波昂進行時,董事會世界銀行週二批准了一項計劃,使其充當損失和損害基金的臨時託管方。該行表示,將保留該中介基金四年,並設有一個獨立於銀行的董事會,並擁有自己的治理結構和對融資決策的控制權。
世界銀行表示,這是「與基金董事會合作應對損失和損害的基金運作道路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這是履行 COP28 承諾的重要一步,」COP28 主席在社群媒體貼文中補充道。
但這也成為發展中國家爭論的焦點,擔心包括任命世界銀行行長的美國在內的已開發國家可能擁有太大的影響力。
這對 COP29 意味著什麼?
今年11月在阿塞拜疆舉行的COP29將做出許多重大資金決策,因此被稱為「金融締約方會議」。
各國將繼續討論達成新的氣候融資協議最終兌現了1000億美元的承諾。 NCGQ 預計將超越最初的目標(最低金額為 1000 億美元),並基於受氣候變遷影響國家的現實需求。
如果這些爭論中的許多在巴庫再次出現,那也就不足為奇了。
世界資源研究所氣候融資准入部主任蓋亞·拉森(Gaia Larsen)表示:「波昂的代表在削減新氣候融資目標的談判文本方面取得了一些良好進展,但所有這些措辭都無助於圍繞最有爭議的問題達成共識。
「雖然談判代表有時表現出為著陸區而努力的意願,但他們大多繼續重申對大項目的反對意見,例如誰買單、目標目標是多少錢以及不同類型融資的正確平衡是什麼。”
拉森補充說,目前尚未解決的問題數量之多,將使我們今年稍後「在巴庫度過令人擔憂的兩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