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是巴黎最具環保意識的地方之一

12月10日,英國時裝設計師Stella McCartney將飛往波蘭卡托維茲。她旅行的原因是什麼?在 COP 24 上,她將提出聯合國時尚產業氣候行動憲章。廢棄物、水污染、森林砍伐、製造過程中的毒性:這位英國設計師希望憲章能為紡織業敲響警鐘,紡織業是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產業之一,更不用說紡織工人的社會成本非常高了…

但打擊紡織品浪費也意味著在更本地的層面採取行動。 2018 年初,Alice Merle 和 Elsa Monségur 開業紡織廠無疑是巴黎最具環保意識的景點之一。 La Textilerie 既是一家商店、一家舊貨店、一家小百貨店、一個學習如何修理或重複利用舊衣服的縫紉車間、一家就生態印記交換意見的咖啡館,也是一個回收舊東西的地方,它是巴黎的一個獨特的地方: “我們的目標是推廣成衣的替代品,這種服裝大量生產廉價服裝,對社會和環境造成災難性影響”,Elsa Monségur 說。

您認為當今紡織業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該行業最大的問題之一與生產過剩和過度消費有關。光是在法國,每年就有60萬噸服裝投放市場,即26億件服裝。考慮到我們國家只有 6600 萬人口,這有點瘋狂!在這 60 萬噸中,約有 20 萬噸被丟棄或轉入再利用網路;人們可能會想知道另外 40 萬噸都去哪了:它們真的是被人們穿著的嗎?作為未售出的物品在壁櫥或商店裡等待?或者它們最終只是被扔進垃圾桶?

這樣的產量會導致不同的問題。首先,棉花的過度種植(損害了其他種植方式)導致用水量非常高。同樣,聚酯的高產量意味著石油資源的高消耗。其次,大量生產的牛仔褲價格低廉,導致紡織工人的工作條件惡劣。最後,生產過剩和低價導致我們消費者認為衣服不值錢,這意味著我們可以購買它們並穿兩次然後扔掉。

那麼,La Textilerie 的主要目的是讓人們意識到衣物浪費?

「我們想要做的是圍繞紡織品創造一個對環境負責的微網路。這個概念的獨創性在於,從原料到回收,參觀者可以看到整個服裝產品的上游和下游生命週期。

至於上游部分,我們出售布料並提供縫紉課程,以便人們可以學習如何製作自己的衣服。該面料是有機面料並獲得 GOTS 認證(全球有機紡織品標準),這意味著棉花是根據有機農業和國際勞工組織 (ILO) 法規生產的。如果人們只想犒賞自己或為某人購買禮物,那也很好:他們可以參觀我們的舊貨店或在精選的具有生態意識的時裝設計師中購物,他們要么使用有機材料,要么升級改造舊材料來製作他們的產品 -例如,用熱氣球、廣告橫幅防水布和回收聚苯乙烯製成的枕頭。

下游方面涉及我們為延長服裝的使用壽命所做的一切。如果你不再穿毛衣、外套或褲子,你可以把它留在這裡:我們會在我們的舊貨店以非常合理的價格將其出售,以便其他人可以重複使用或者,把它送給流落街頭或躲在家裡的婦女,或在我們的縫紉店裡把它改造成新衣服!

展現整個服裝的生命週期有何意義?

「這個生態系統的優點是激發了人們對紡織問題的好奇心:每次他們來的時候,他們都會問我們在這裡做什麼,我們為什麼收集衣服,為什麼我們要把它送出去,我們在縫紉課上做什麼,每次,這些小聊天都是我們提高對服裝消費方式認識的一種方式。

縫紉課程是提高人們意識的另一種有效方法。當你縫製衣服時,你會意識到製作一件衣服需要一些時間,如果需要一些時間,就意味著它很有價值。您也開始對材料感興趣:那是哪一種棉花?它是如何產生的?在什麼條件下?由誰來?一旦你開始問自己這些問題,你很可能就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繼續消費衣服了。

當您開設 La Textilerie 時,您是否覺得自己滿足了某種需求?

「是的,因為巴黎沒有像這樣的地方。每項活動——縫紉課程、舊貨店、小百貨公司等——都存在,但只是分開的:我們決定將它們聚集在一起,以便創建一種新的場所,允許圍繞紡織進行實驗。

大眾的反應非常正面。人們每天來到 La Textilerie 的原因有很多:因為他們對生態意識問題感興趣,因為他們來自附近,因為他們想購物或參加縫紉課程,或者因為他們只是想坐在酒吧喝一杯!

你們這裡提供什麼類型的活動?

「我們提議舉辦很多會議:我們最近舉辦了有關原材料(不同類型的纖維以及如何識別它們)、道德時尚、天然紡織品染色、性別問題等的活動。

紡織品可以解決如此廣泛的問題:經濟、工業、社會學、環境、健康問題……這是一個令人著迷的主題:我們消費衣服的方式很大程度上說明了我們的世界和我們自己!

編劇: 羅曼吉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