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7 月,馬來西亞航空 MH17 客機被俄羅斯飛彈擊中後,一部以烏克蘭頓巴斯地區為背景的電影的導演表示,在俄羅斯入侵的威脅下,烏克蘭「孤身一人」。
由瑪麗娜·埃爾·戈爾巴赫編劇並執導的《克朗代克》本週在聖丹斯電影節。由於活動是在線進行的,戈爾巴赫和她的攝製組在烏克蘭首都基輔,儘管她的家在伊斯坦堡。
在克朗代克,奧克薩娜·切爾卡什娜(Oxana Cherkashyna) 飾演的艾瑞卡(Irika) 已經懷孕了,她拒絕離開位於俄羅斯和烏克蘭邊境的家,即使村莊被武裝部隊佔領後也是如此。即使她的房子一側被炸出一個洞,她仍想專注於孩子的出生,而她和她的丈夫發現自己正處於一場國際空難災難的中心。
戈爾巴赫說,2014 年發生的事件,包括 2014 年 3 月吞併克里米亞,標誌著與俄羅斯衝突的開始,她認為許多烏克蘭人認為MH17空難將標誌著它的迅速結束。這架從阿姆斯特丹飛往吉隆坡的航班上有 283 名乘客,其中包括 80 名兒童和 15 名機組人員。
「當事情發生時,我記得那天,因為它是如此令人難以置信,人們說這是一個令人無法接受的事件,歐洲和世界不會接受這場悲劇,」她回憶道。
「人們說這是戰爭的最後一天,因為對我們來說,戰爭是幾個月前從克里米亞開始的。有這樣一個夢想,歐洲和世界不會閉上眼睛,看不到烏克蘭正在發生的事情,他們會做些什麼。但現在在烏克蘭,一切都掌握在我們手中。
當被問及她是否覺得該國獨自面對俄羅斯時,儘管國際社會威脅要製裁俄羅斯並向該地區派遣軍隊,戈爾巴赫回答說,“我就是這麼想的。”
戈爾巴赫補充道,戰爭在近八年前就開始了,這解釋了儘管全球政治局勢緊張,但烏克蘭首都仍瀰漫著平靜和正常的氣氛。
「這對我們來說不是什麼大新聞,你知道,儘管我知道它現在出現在媒體上,而且看起來我們正在推動更大的活動。這其實真的很像我在克朗代克所做的,這是一種平行生活的想法,一種是正常的生活,一種包括轟炸。
「今天我們在那裡吃晚飯,喝著湯,互相詢問如果我們在房子裡遇到炸彈我們會怎麼做,並討論我們是否有足夠的汽油以確保我們可以讓我們的家人逃出去。但我們多年來一直處於這種情況,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般談論非常日常的事情,而不是巨大的變化。
但導演承認,就像她的女主角伊里卡一樣,在事情發生之前很難想像最壞的情況。
「伊里卡有點大頭,她不認為有必要逃跑,她只是認為如果部隊來到她家,她可以告訴他們走開,直到最後一刻她才意識到危險已經來臨她。我認為這與我們非常相似,因為如果有人來拿走我的房子,我不會告訴你我們正在努力保持冷靜。但我們的人性告訴我們要停下來,專注於小事,才能繼續生活。
《克朗代克》的結尾致力於女性,戈爾巴赫解釋說,這是「一種更大的生活意識的標誌,因為在戰爭中不可能殺死所有人,你知道嗎?而女人賦予生命,只要多一個女人,生命就有可能延續。伊里卡有一種生存的本能,生孩子的本能。
「我認為女性總是領先一步。女人總是想著戰鬥結束後她要做什麼。因為無論如何,無論戲劇性與否,戰鬥都會結束。這就是為什麼這部電影會跟隨日出和日落,這些事情是完全無法改變的,即使發生戰爭也會繼續下去。
普丁的俄羅斯在今年的聖丹斯電影節上也受到了密切關注,影片於昨晚深夜首映納瓦尼 (Navalny),由丹羅赫 (Dan Roher) 執導的精彩紀錄片,關於被監禁的反對派領袖阿列克謝·納瓦尼。他於2020年8月中毒,聲稱這是根據普丁總統的命令進行的,克里姆林宮擁有被拒絕。在影片中,納瓦尼給那些他認為毒害了他的人打了一個惡作劇電話,並讓其中一個人透露了相關細節。
戈爾巴赫表示,許多烏克蘭人,像她一樣,對普丁身為俄羅斯領導人不再抱持同情心。
「對烏克蘭來說,俄羅斯是一個有著發動戰爭的民族觀念的國家。人們不再對他們擁有這個政府有任何同情或理解。因為他們的選舉表明他們仍然支持他們的總統。這意味著他們的國家理念是戰爭,因為如果他們的國家理念是創造、生產、養育孩子、抗議,我不知道──那麼他就不會成為總統。如果俄羅斯人民充滿改變命運的願望,我會非常高興。因為他們現在的總統也是他們的命運,這也是非常可悲的。
聖丹斯電影節將持續至 2022 年 1 月 31 日。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