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汽車巨頭大眾汽車的工資談判仍在繼續,第三輪談判於週四拉開序幕,距離工會規定的最後期限僅剩十天。此後,德國多家生產工廠可能會舉行罷工。
此次會談涉及大眾汽車在德國的約 12 萬名員工,幾乎佔全國勞動力總數(約 30 萬人)的一半。
週三,IG Metall工會工人宣布願意接受減薪,以便公司能夠繼續維持工廠運營,避免大規模裁員。
大眾工人委員會和工會提出削減15億歐元勞動開支的提案。然而,作為交換,他們要求確保所有大眾汽車德國工廠的未來都是安全的,以及就業保障。
如果公司不同意這些要求,工人們可能會從12月1日起發動大規模罷工。目前,大眾尚未同意取消關閉德國工廠的計劃,這增加了未來可能發生罷工行動的風險。
工人委員會表示,大眾汽車員工提出的這項計畫是為了促進互利和永續的解決方案,既不損害工人的生計,也減少公司的損失。
大眾汽車計劃關閉至少三座德國工廠
與其他幾家歐洲汽車製造商一樣,大眾汽車正在應對來自中國競爭對手的日益激烈的競爭、電動車 (EV) 需求放緩以及德國經濟在過去幾個月中的滯後。
今年10月,該公司透露計劃關閉至少三個德國生產工廠,並裁員數萬人。它還要求剩餘工人接受10%的減薪。
此前,大眾汽車在不到三個月內發布了第二次獲利預警,大眾汽車也表示,將整個部門和多項任務外包給外部服務提供者。仍在生產的工廠也將縮小規模。
大眾汽車公司首席談判代表阿恩‧梅斯溫克爾(Arne Meiswinkel)在10月的聲明中表示,當時大眾汽車曾呼籲員工接受10%的減薪。新聞稿在該公司網站上:「我們非常關注歐洲汽車產業的當前趨勢,尤其是作為業務所在地的德國。
「大眾汽車上季度數據的惡化凸顯了這一點,尤其是大眾汽車品牌的利潤率僅為 2.1%,這一點尤為明顯。如果我們保持在這個水平,我們將無法為我們的未來提供資金。
「成功的營運是工作保障的先決條件。這就是我們的目標。因此,我們需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降低勞動成本。
然而,工人委員會提議,削減勞動成本的解決方案之一可能是高階主管放棄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