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當選總統會對歐洲綠色基金帶來機會嗎?

世界領導人本週將出席聯合國年度氣候高峰會,實現綠色目標似乎是一項日益艱鉅的任務。

今年的 COP29 主辦國是石油和天然氣大國阿塞拜疆。同時,在美國,一位氣候懷疑論者剛剛再次被選為世界上最有權勢的辦公室之一。

專家們一致認為,川普當選總統可能會阻礙永續發展目標的進展。

如果我們要阻止全球氣溫較工業化前水準上升超過 2 度,發展中國家(不包括中國)的年度氣候投資需要增加兩倍,達到 9,000 億美元(8,530 億歐元)。這是智庫 ETC(能源轉型委員會)的說法。

政府直接資助以及國家提供的綠色激勵措施在實現這一目標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川普的領導下,美國通膨削減法案(IRA)的未來仍存在不確定性。

大量針對綠色項目的稅收優惠、信貸和貸款可能會被取消,以資助川普自己的政策。

世界基金會創始合夥人克雷格·道格拉斯表示,儘管可能出現更廣泛的氣候挫折,但川普可以說「給了歐洲一個巨大的機會」。世界基金是歐洲一家主要的創投 (VC) 公司,投資於建立氣候技術的企業家。

道格拉斯在里斯本網路峰會上接受歐洲新聞台採訪時表示:“我擔心美國公司的擴張速度比歐洲同行更快,然後就會購買歐洲最好的技術。”

“如果美國快速增長的吸引力稍微下降,我們就有機會成為購買美國公司的人,而不是相反。”

受資金缺口困擾的生態系統

截至今年 9 月 10 日,《Venture Capital Journal》的研究顯示,27 個氣候創投基金籌集了 71 億美元(670 億歐元)。

兩個主要基金在此承擔重任:比爾蓋茲的 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 和 Decarbonization Partners(貝萊德和淡馬錫的合資企業)。

從最大的幾輪融資來看,美國在排行榜上佔據主導地位。

歐洲的佼佼者包括 Norrsken VC 的瑞典基金,以及道格拉斯位於柏林的世界基金。

儘管歐洲缺乏大型投資工具,但該地區的氣候基金數量仍多於規模較小的美國。

克雷格·道格拉斯也指出,歐洲有更多關注氣候的公司獲得創投。

「這告訴我們兩件事。我們有一個很棒的生態系統,但我們沒有為該生態系統提供適當的資金,」他解釋道。

根據 Sifted 的報告,歐洲 21% 的創投資金流向了氣候科技領域的新創企業,而美國這一比例為 11%。

即便如此,很少有公司能夠籌集到美國同業所擁有的資本。

氣候領袖快速通道投資負責人約翰-皮爾斯·恩貢貝(John-Pierce Ngombe)告訴歐洲新聞台,這部分是由於美國市場的規模以及該國支持創業的悠久歷史。

「市場的成熟度絕對不利於我們,而更利於美國,」他在網路高峰會上向歐洲新聞台解釋。

“當你在美國投資時,你知道有更多的更大規模發展的機會。在融資市場上,也有更多的IPO機會和退出機會。”

氣候解決方案的政治重塑

考慮到該地區的監管力度,歐洲氣候基金的多樣性並不令人意外。

歐盟委員會已將氣候進步作為一個明確的目標,特別是在 2020 年通過了《綠色協議》。

透過制定強有力的議程,委員會向投資者發出了一個信號,鼓勵他們將資金投入關注氣候的企業。

克雷格·道格拉斯表示,即便如此,未來幾年有關氣候投資的措辭可能會發生變化。

「我們將少談論氣候,多談論復原力,」他說。

儘管一些投資者因政治包袱和感知到的綠色溢價而迴避「氣候」項目,但「韌性」一詞並沒有引起同樣的抵制。

數據公司 PitchBook 最近的一份報告支持了這一趨勢。

它聲稱,某些資產管理公司已經開始從事所謂的「綠色狩獵」。

這意味著他們並沒有慶祝他們的永續發展目標,而是淡化了他們的 ESG(環境、社會、治理)資格,因為擔心看起來「醒了」。

鑑於美國前總統唐納德·川普最近再次當選,氣候對話將變得更加政治敏感。

川普將氣候危機稱為“昂貴的騙局”,並將綠色活動人士稱為“末日預言家”。

值得注意的是,他在 2020 年讓美國退出了巴黎氣候協議。

IRA 的潛在解體

關於縮減 ESG 投資的大部分討論都集中在美國。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歐洲不會受到反氣候聲音的影響。

近年來的生活成本危機和高能源價格為綠色轉型帶來了特別不利的影響。

許多歐洲人在帳單上苦苦掙扎,不願意為長期氣候安全所必需的更清潔的基礎設施買單。

話雖這麼說,歐洲綠色協議目前看起來比美國氣候政策更強有力。

「為了進一步擊敗通貨膨脹,我的計劃將終止綠色新政,我稱之為綠色新騙局,」候任總統唐納德·川普在九月表示。

他補充說:“並且[我將]撤銷所有未使用的資金,這些資金都被錯誤地命名為《減少通貨膨脹法案》。”

如果川普兌現其取消政策的承諾,這對全球氣候進展可能是災難性的。

即便如此,歐洲仍有機會挺身而出,鞏固其氣候領導者的地位。

如果美國綠色投資受到抑制,這意味著歐洲的新創公司和創投公司的融資可能會增加。

除此之外,可能會有更少的氣候公司遷往美國,也可能會有更少的美國公司透過收購竊取歐洲技術。

儘管如此,歐洲的擴張能力仍將取決於國內政治。

由於存在相互矛盾的壓力,目前尚不清楚各國是否會推行強而有力的氣候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