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o 是根據歐洲支付倡議 (EPI) 推出的新型數位錢包,現已在德國、比利時和法國運營,支持整個西歐的跨境支付。
它得到了16 家歐洲銀行和兩家收單機構(包括法國巴黎銀行、德意志銀行和Worldline AG)的支持,旨在成為單一市場的第一個泛歐支付解決方案,與銀行業的統一策略保持一致。
EPI 在布魯塞爾的新聞稿中將自己描述為「歐洲本土的參與者,致力於為歐洲大陸的所有消費者提供主權支付解決方案」。
EPI 主席 Joachim Schmalzl 博士表示:「Wero 的推出標誌著增強歐洲金融獨立性的重要一步。隨後將推出更多功能,將 Wero 打造成所有交易的中央解決方案。
“我們的目標是可持續地構建這一創新解決方案,為歐洲安全高效的數位支付未來鋪平道路。”
韋羅服務
2023年10月,歐洲支付倡議組織(EPI)收購了荷蘭的電子商務支付網路iDeal和盧森堡的金融科技公司Payconiq International。
此次收購旨在為歐洲提供統一的即時支付方案和平台。
EPI 在 7 月的新聞稿中宣布,其首項服務將專注於個人對個人的交易,允許用戶使用電話號碼、電子郵件地址或應用程式生成的二維碼在 10 秒內轉賬,無需 IBAN 。
該服務的運作方式類似於銀行之間的直接借記,並且 24/7 全天候提供,無需額外費用。
Wero也為用戶提供完整的即時帳戶餘額和支出概覽,實現安全、便利的支付管理。
該服務最初由德國 Sparkassen 和 Volksbanken Raiffeisenbanken 推出,後來擴展到德意志銀行,目前在布魯塞爾和法國推出。
將於 2025 年推出使用二維碼線上發票的小型企業支付服務,隨後於 2026 年支援店內支付,以及「立即購買,稍後付款」等功能和其他客製化服務。
然而,Wero 仍然是私人倡議,無法取代公共貨幣,例如歐洲央行的數位歐元。
與美國競爭對手競爭面臨的挑戰
近年來,開發獨立的歐洲跨境支付服務的緊迫性日益增強,特別是在俄羅斯因 2022 年入侵烏克蘭而暫停 Visa 和 Mastercard 服務之後。
這種情況暴露了歐洲對外部非歐洲支付系統依賴的脆弱性,凸顯了增強金融主權的必要性。
Wero憑藉其即時支付能力以及歐洲主要銀行的支持,擁有挑戰Visa、Mastercard和PayPal等美國同行的堅實基礎。
然而,要實現這種競爭水平可能會面臨重大障礙。為了取得成功,Wero 需要促進消費者的廣泛採用,並將其服務擴展到更多的歐洲市場。
實現這一目標可能需要時間和策略性成長才能與美國同行有效競爭。
EPI 執行長 Martina Weimert 表示,將 Wero 稱為挑戰者是“非常自大的”,並將該公司描述為“一種新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