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油價跌至九個月低點

由於本周中美經濟數據疲軟,原油價格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下跌。

WTI 期貨價格自 2023 年 12 月以來首次跌破每桶 70 美元,而布蘭特原油期貨價格則跌至每桶 74 美元以下,為九個月以來未見的水平。

自 8 月 27 日觸及近期高點以來,兩種基準石油期貨均已暴跌 10% 以上。

避險情緒也加劇了石油市場的下行壓力,英偉達主導的科技股拋售導致周二全球市場暴跌。

由於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加劇,投資者紛紛逃離風險資產,被稱為市場恐懼指標的 CBOE 波動率指數飆升至 20 上方,創下一個月來的最高水準。

8月下旬,由於伊朗和以色列之間的軍事衝突升級,加上利比亞生產中斷,油價飆升,也助長了油價上漲。

然而,隨著經濟衰退的擔憂掩蓋了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對更廣泛地區戰爭的擔憂有所緩解,利比亞爭端的潛在解決方案預計將恢復其石油產量。

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加劇

美國發布的幾項令人失望的數據引發了人們對經濟狀況惡化和石油需求前景疲軟的擔憂。

全球最大經濟體發表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弱於預期,顯示 8 月工廠活動連續第四個月萎縮。

週三,JOLTS 職缺數據還顯示,可用職缺數量降至 2021 年 1 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不斷惡化的經濟數據顯著增加了聯準會下個月進一步降息的可能性,導緻美國2年期和10年期公債殖利率自2022年以來第二次短暫逆轉倒掛。

短期政府公債殖利率對即將發生的利率變動更為敏感。

從歷史上看,當兩個基準美國政府公債殖利率之間的利差在倒掛後恢復為正值時,往往會發生經濟衰退。

此外,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中國週末公佈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低於預期,顯示8月工廠生產連續第三個月維持收縮。

週三公佈的中國財新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也低於預期,顯示中國經濟復甦持續步履蹣跚。

OPEC+延後增產

路透社報道,由於油價暴跌,OPEC+可能會延後10月份的增產計畫。

該組織先前同意將產量提高18萬桶/日,作為逐步解除減產計畫的一部分。

持續的減產可能為疲軟的原油市場提供一些支撐,儘管由於普遍的避險情緒,這一消息並未立即提振價格。

6月,歐佩克及其盟國同意將每日366萬桶的減產期限延長至2025年底,並額外自願減產220萬桶/日,持續至今年9月。

該組織供應全球石油總量超過37%,自2022年以來一直在減產,導致每天減產586萬桶,佔全球需求的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