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譴責歐盟提高中國電動車關稅的決定是「公然的保護主義行為」。
歐盟執行機構歐盟委員會表示,從7月初開始,如果與中國的談判不成功,歐盟委員會將對中國汽車製造商徵收高達38%的臨時關稅,而目前的關稅水準為10%。解決方案。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何亞東週四批評了此舉。
「這不僅損害中國電動車產業的合法權益,破壞中歐新能源汽車互利合作,還將扭曲包括歐盟在內的全球汽車產業鏈和供應鏈。」他在每週一次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道。
他補充說:“這是公然的保護主義行為。”
歐盟委員會表示,去年啟動的一項調查發現,中國電動汽車行業“從不公平的補貼中受益,這對歐盟(電池電動汽車)生產商造成了經濟損害的威脅。”
擬議的額外關稅將因公司而異。比亞迪將面臨額外17.4%的收費;擁有瑞典沃爾沃的吉利將進一步受到20%的打擊,而上汽則將面臨38.1%的打擊。
他表示,中方保留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訴訟的權利,並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美國總統拜登最近對中國電動車、先進電池、太陽能電池、鋼鐵、鋁和醫療設備徵收新的重大關稅。
拜登表示,中國政府的補貼確保該國企業不必獲利,在全球貿易中獲得不公平的優勢。
“慢動作交通事故”
分析師警告稱,存在爆發貿易戰的嚴重風險,這將提高消費者的價格,損害歐洲和中國的出口商及其工人——儘管彼此都是對方的主要市場。
「這有點像是看到一場慢動作交通事故的發生,」中國歐盟商會會長延斯·埃斯凱倫德(Jens Eskelund)今年稍早表示。 「事故還沒有發生……仍然有可能找到出口匝道。事情越來越緊急了。
中國一月發出警告,對包括法國干邑白蘭地在內的歐洲白蘭地出口發起反傾銷調查。法國是歐盟調查的主要支持者,調查導致周三宣布關稅。
歐盟也正在調查中國風能和太陽能公司提供的補貼,並對中國不公平地限制醫療器材市場准入的懷疑進行調查,這是歐洲製造商長期以來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