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中國銷量跌至一年多低點,特斯拉股價週一下跌 7.16% 至 188.14 美元(173.38 歐元)。這是2月14日以來的最低水準。
根據彭博社報道,根據中國乘用車協會的數據,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 2 月的汽車出貨量約為 60,365 輛。比 1 月下降 16%,年減 19%。這也是自 2022 年 12 月以來的最低銷售數字。
該廠產能超過95萬輛,約佔上海汽車總產量的25%。
下降可能是由於農曆新年假期前後中國銷量下降造成的。然而,由於中國是特斯拉最大的市場之一,這引發了有關該汽車製造商全球業績的關鍵問題。
特斯拉已經面臨來自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日益激烈的競爭,比亞迪在 2023 年第四季純電動車銷量超過特斯拉,銷量為 526,000 輛,而特斯拉則為 484,000 輛。
特斯拉在歐洲面臨越來越多的阻力
特斯拉在德國面臨越來越多的反對,特別是在擴建柏林附近的格倫海德超級工廠時,這將涉及一些森林砍伐。抗議活動包括人們在森林裡建造臨時樹屋和營地。
格倫海德市居民投票反對擴建計劃,主要是因為擔心特斯拉會造成該地區的水、空氣和噪音污染。特斯拉否認其工廠對該地區的供水有任何影響。其他擔憂包括對工廠工作條件的擔憂,以及鋰礦開採對欠發達經濟體的影響。
根據《每日電訊報》報道,Tesla den Hahn abdrehen(即「關掉特斯拉的水龍頭」)組織的盧·溫特斯(Lou Winters)表示:「特斯拉為該地區帶來了很多噪音和空氣污染,因為每天都有卡車行駛。
「我和幾年前搬到格倫海德尋求新鮮空氣和平靜的人交談過。現在這裡幾乎什麼都沒有留下了。在工廠的歷史上,該地區的人們第一次有機會說他們是否想要擴張。
德國先前曾對特斯拉表示歡迎,甚至加快了超級工廠的建設,儘管該國官僚作風相當嚴重。然而,當地文化衝突依然存在,人們對該公司的敵意與日俱增,也導致特斯拉柏林店被潑漆。
在歐洲其他地方,特斯拉一直在應對荷蘭可能進行的隱私調查,以及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工會叛亂。由於汽車進口,它在布魯塞爾也面臨日益增長的不安。
原因之一可能是歐盟準備鼓勵國內電動車生產,減少對特斯拉和其他中國競爭對手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