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汽車進口因中國零件被禁而在美國受阻

美國當局扣押並正在調查保時捷、賓利和奧迪等品牌的數千輛歐洲豪華汽車,因為這些汽車違反了禁止進口在中國強迫勞動生產的商品的法律。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包括保時捷、賓利和奧迪等在內的德國汽車製造商福斯汽車已決定推遲交付,同時更換涉嫌違法的電子元件。

由於涉及的車輛數量較多,該過程可能需要持續到三月底。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兩名知情人士的話稱,雖然大眾汽車並不知道要更換的零件的來源,但在其供應商通知他們這些零件來自中國西部後,該公司立即向美國當局發出了警報。

根據美國的《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UFLPA),禁止從中國西部新疆地區進口產品,因為它們被認為是強迫勞動生產的。

聯合國人權辦公室表示,中國對該地區維吾爾族和其他主要穆斯林民族的歧視性拘留可能構成反人類罪。

中國共產黨一再否認這些指控。

最近的一個人權觀察報告本月稍早警告說,許多汽車製造商可能會使用強迫勞動生產的鋁。

大眾汽車發言人表示,該公司“非常嚴肅地對待公司內部和供應鏈中侵犯人權的指控。當然,這也包括任何強迫勞動的指控。”

大眾汽車表示:“當我們收到有關人權風險或潛在侵權行為的信息時,我們會努力盡快採取補救措施。” “當我們收到有關我們的一家分供應商的指控信息後,我們就開始調查此事。”

該公司補充說,調查結束後,將採取相應行動,「如果我們的調查證實存在嚴重違規行為,還可能包括終止供應商關係」。

福斯汽車稍早表示,正在考慮與中國製造商上汽集團合資的未來,大眾汽車與上汽集團在新疆首府烏魯木齊擁有一家工廠。

這並不是大眾汽車第一次與強迫維吾爾人勞動連結在一起。

據報導,德國報紙 Handelsblatt 獲得了維吾爾工人穿著軍裝的照片,展示了在為期三年的汽車測試跑道建設過程中的情況。

研究人員表示,這顯示他們是強迫勞動計畫的一部分。

大眾汽車在《商報》報導時表示,先前並未意識到賽道上有任何侵犯人權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