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2023 年的預測,歐洲各地估計有 90 萬人露宿街頭報告出版者幻想,全國無家可歸者組織聯合會。
然而,專家表示,由於多種原因,歐洲大陸任何一天無家可歸的人數可能遠高於這項估計。
首先,每個歐盟成員國對「無家可歸」的定義各不相同,而由於缺乏全面的數據收集方法,量化無家可歸仍然是整個歐洲大陸的一項挑戰。
無家可歸的定義
「無家可歸」一詞用於描述歐洲各地截然不同的現實,許多成員國沒有官方定義,而官方文件中的工作定義是可以互換的。
一個歐洲國家政策研究發現愛沙尼亞政府將無家可歸者定義為沒有法律文件證明自己擁有或正在租用符合居住空間資格的建築物或房間的個人。此外,愛沙尼亞也意識到無家可歸者沒有必要的收入或技能來改變他們的處境。
相較之下,義大利將無家可歸者定義為「沒有屋頂」或「無家可歸」的人,並將居住在臨時庇護所或住房不足的個人或群體排除在外。
同樣,在馬耳他,沒有官方定義,只有據報道露宿街頭的人才被視為無家可歸者。
雖然這些差異使得專家很難量化無家可歸者的數量,但 FEANTSA 認為,非洲大陸幾乎每個國家的無家可歸者人數都在增加。
為了幫助各國政府、研究小組和專家更好地衡量歐洲的無家可歸情況,該非政府組織開發了精神2005 年制定的框架,後來於 2017 年進行了修訂。
- 無屋頂-生活艱苦的人和緊急住所的人。
- 無家可歸者 - 為無家可歸者提供住宿的人,包括婦女庇護所和移民住宿。無家可歸也包括即將從機構釋放的個人以及因無家可歸而接受長期支持的人。
- 居住在不安全住房中的個人由於不安全的租賃、驅逐和家庭暴力而受到嚴重排斥的威脅。
- 居住在住房條件不足的個人,例如非法露營地的露營車、不適合居住的住房或極度擁擠的住房。
導致無家可歸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2023 年 11 月學習由歐洲議會請願委員會(PETI)委託進行的一項研究強調,弱勢群體最有可能無家可歸。對弱勢群體產生負面影響的一些因素包括住房負擔能力、住房供應、生活成本危機、工資停滯、家庭虐待和福利制度的覆蓋範圍。
2022 年,歐盟近十分之一的人將收入的 40% 以上用於住宿。儘管作為一項基本人權被納入歐洲社會權利支柱,但許多人仍然難以安身立命。
根據歐盟委員會統計局歐盟統計局的數據,2010 年至2023 年第二季度,愛沙尼亞、匈牙利、立陶宛、拉脫維亞、捷克共和國、盧森堡和奧地利的房價上漲了一倍多。與2010年,歐盟27個國家中有20個國家的房價漲幅超過了租金。
PETI 認為,由於缺乏住房負擔能力而最有可能陷入無家可歸的群體是有孩子的家庭和單親家庭。此外,在評估住房條件不足時,過度擁擠、黴菌、潮濕、污染和衛生條件不佳也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
愛爾蘭目前的無家可歸人數創下歷史新高。去年十月,愛爾蘭住房部發現有超過 9,000 名成人和近 4,000 名兒童住在緊急住所。雖然愛爾蘭經濟適用房的短缺是一個主要因素,但缺乏可用的住宿也是當前趨勢背後的推動力。
愛爾蘭政府估計 2023 年將短缺 25 萬套獨立屋、公寓和複式公寓,而截至 2023 年 8 月 1 日,全國可供出租的房屋不足 1,200 套。
歐盟委員會表示,2023年歐盟平均薪資成長了6%,但這種邊際成長並沒有有效彌補不斷上升的通膨率。
那麼,政府和非政府組織正在採取哪些措施來解決無家可歸問題?點擊鏈接,了解我們最新一集的實體經濟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