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前總統、外交官、教師和全球和平調解人馬爾蒂·阿赫蒂薩裡因解決國際衝突所做的貢獻於 2008 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享年 86 歲。
芬蘭現任總統紹利·尼尼斯托評價阿赫蒂薩裡是「一個胸懷寬廣的芬蘭人」。
尼尼斯托週一在電視講話中表示:「他相信人、教育和善良。他孜孜不倦地努力確保和平與生活。即使對於那些生活在遙遠的地方、環境截然不同的人來說也是如此。對他來說,人的尊嚴是不可侵犯的。
阿赫蒂薩裡於 1994 年至 2000 年期間擔任芬蘭總統一屆,他創立的基金會為預防和解決暴力衝突而離職後表示,「對其創始人和董事會主席的去世深感悲痛」。
2021年,阿赫蒂薩裡被宣布患有晚期阿茲海默症。週一早上宣布了他的死訊。
國際職涯
阿赫蒂薩裡最顯著的成就包括在 1990 年代末幫助達成與塞爾維亞從科索沃撤軍、納米比亞在 1980 年代爭取獨立以及 2005 年印度尼西亞亞齊省自治相關的和平協議。
他也參與了 1990 年代末的北愛爾蘭和平進程,負責監督愛爾蘭共和軍恐怖組織的解除武裝進程。
2008年10月,挪威諾貝爾和平委員會將其受人尊敬的獎項授予阿赫蒂薩裡,表彰他「三十多年來在幾大洲為解決國際衝突所做的重要努力」。
阿赫蒂薩裡1937 年6 月23 日出生於東部城鎮維普里(現屬俄羅斯境內),在1965 年加入芬蘭外交部之前曾擔任小學教師。 、尚比亞和索馬利亞大使,後來又擔任芬蘭駐坦尚尼亞、尚比亞和索馬利亞大使。
此後,他加入了聯合國,首先在紐約總部工作,隨後領導了聯合國行動,並於 1990 年為納米比亞帶來了獨立。
阿赫蒂薩裡在 20 世紀 70 年代在非洲擔任外交職務期間,深入參與了旨在為納米比亞人獨立做好準備的活動。 1978 年,他被聯合國秘書長庫爾特·瓦爾德海姆任命為納米比亞特別代表,並因在 1980 年代末擔任聯合國維和部隊負責人期間幫助支持非洲國家走上獨立之路而受到廣泛讚譽。
納米比亞政府對阿赫蒂薩裡的工作表示感謝,後來授予他為該國榮譽公民。
阿赫蒂薩裡重返芬蘭
1991年返回芬蘭後,阿赫蒂薩裡擔任外交部國務秘書,隨後於1994年當選總統,任期六年。他是第一位直接選舉而非選舉團選舉產生的芬蘭國家元首。
由於在國外生活了很長時間,他以政治局外人的身份參加競選,並被視為給芬蘭政治帶來了一股新鮮空氣。阿赫蒂薩裡是歐盟和北約的熱情支持者,芬蘭分別於 1995 年和 2023 年加入這兩個組織。
1999 年,他在國際上的高光時刻出現了,當時他與俄羅斯巴爾幹特使維克托·切爾諾梅爾金一起談判結束了前南斯拉夫科索沃省的戰鬥。
1997 年 3 月,阿赫蒂薩裡還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的美俄峰會上接待了俄羅斯總統鮑里斯·葉爾欽和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
身為總統,阿赫蒂薩裡的出國旅行比任何一位前任都多。在國內,他經常顯得不耐煩,對媒體的批評感到惱火,而在國際圈裡,他顯然要舒服得多。
他拒絕在 2000 年 1 月的總統選舉中競選連任,表示他想將原本用於競選的時間用於競選歐盟輪值主席國,芬蘭於 1999 年首次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
擔任芬蘭總統後,他獲得了多個國際職位,包括聯合國難民機構的職位,但他決定在赫爾辛基開設自己的辦事處,專注於國際危機的調解。
2017 年 5 月,阿赫蒂薩裡辭去危機管理倡議主席一職,該倡議是他於 2000 年創立的,旨在幫助解決全球衝突,但表示他將繼續以顧問身份與該組織合作。
阿赫蒂薩裡身後留下了妻子埃娃和已成年的兒子。他將在國葬中安息。日期將稍後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