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移民政策強硬,匈牙利仍呼籲外國人縮小勞動力差距

在本期《見證人》中,歐洲新聞記者 Valerie Gauriat 和 Zoltan Siposhegyi 與匈牙利的外國人進行了交談,這些外國人被雇用來彌補全國勞動力的短缺。點擊上面的影片觀看他們的報告。

匈牙利總理維克托·歐爾班因其在移民問題上的強硬立場而聞名。然而,由於缺乏當地工人,並且鑑於新的工業發展,匈牙利政府正在向數百名來自第三國的所謂「外來工人」敞開大門。

一群開朗的婦女在下班後從無名工廠出來時向我們揮手。他們最近從菲律賓抵達,簽訂了為期兩年的合約。

我們追蹤他們到了他們的直接雇主——一家匈牙利招聘公司——提供的住宿,該公司為他們提供食物補貼。

“這個地方非常好,有所有的電器”,莫內特走過雜物間時說道。她是去年5月來的:“在這裡工作很方便,因為工資是你自己拿的。”

當被問及當地居民對他們的存在有何反應時,莫內特和她的朋友們堅稱他們受到了很好的接待:「我們沒有感到受到歧視!人們熱情友好,我們在匈牙利感到賓至如歸!

去年春天,維克多·歐爾班表示,該國需要在未來幾年內創造 50 萬個新就業機會,並承認需要外國勞動力。

據估計,有 70 萬匈牙利人離開該國到國外工作,主要是在西歐國家,因此匈牙利迫切需要更多的工人。

「由於投資需求不斷增長,匈牙利的公司越來越多地試圖從國外尋找勞動力,」一家匈牙利招聘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阿科斯·賈尼(Ákos Jáhny) 表示,該公司每月在海外僱用數百名工人,主要在亞洲。

這一趨勢引起了匈牙利化學工人聯合會主席的擔憂:「匈牙利工人和來自第三國的工人的工資是相同的。由於雇主必須支付外來工人的住宿和食物費用,匈牙利人正在遭受損失。這使得工資談判變得更加困難。

這個話題在匈牙利是一個敏感話題,匈牙利的一項新法律將使外來工人更容易進入該國。

重大工業項目處於危險之中,特別是在電池行業。我們前往古德鎮,韓國巨頭三星在那裡建立了一座巨大的電池工廠。該公司沒有回應我們的採訪要求。但當地民眾卻武裝起來。

「主要問題是噪音及其對環境的影響,」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居民說。 「他們把這個街區的一棟房子改造成客工宿舍。他們經常尖叫,在街上吐口水……他們的文化與我們的生活環境不相容。

在更南邊的基斯泰萊克鎮,一種不同的氣氛在等著我們。我們參觀了匈牙利-義大利能源巨頭普睿司曼旗下的電纜工廠。

由於未能找到足夠的當地人力,菲爾曼是該公司僱用的約 60 名印尼工人之一。 「儘管在這裡工作很辛苦,但我認為這很好,因為這裡的每個人總是幫助我,」菲爾曼熱情地說。

「他們支持我們的職業發展,並為我們提供匈牙利語言課程。我學到了很多關於領導力的知識。我想我在這裡會得到很多機會。

菲爾曼和他的印尼同事很快就贏得了匈牙利同行的尊重。 「我們很擔心,但幾天後每個人都改變了主意。我已經在這裡工作了 40 年,他也將在這裡工作 40 年。

“我認為這就是未來”,該集團匈牙利人力資源經理 Tiago Fontela Campelo 總結道。 「我們計劃將這種經驗推廣到整個歐洲。我們將在其他歐洲公司看到越來越多的此類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