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極右團體在維也納遊行,發起他們聲稱的「大替代」的政治解決方案,這是一種白人民族主義理論,聲稱非歐洲和非西方群體正在取代歐洲的大多數人口。
組織者格諾特·施密特(Gernot Schmidt)表示:「這次抗議活動的目標是創造術語、塑造概念,並使它們足夠受歡迎,以便被自由黨和選擇黨等大型右翼政黨採納,然後通過議會手段付諸實行。
數百名遊行者聚集在赫爾穆特·齊爾克廣場(Helmut Zilk Platz),該廣場以20 世紀90 年代一位維也納前市長的名字命名,他被極右翼恐怖分子弗蘭茨·福克斯(Franz Fuchs) 寄給他的信件炸彈炸死。
他們舉著黑黃相間的旗幟和橫幅,上面印著「移民」字樣。
施密特在奧地利極右翼圈子裡很有名,此前曾是奧地利自由黨 (FPÖ) 學生組織 RFS 的成員。
自由黨以前是一個泛德國主義政黨,但已將自己重新定位為純粹的奧地利民族主義政黨。然而,其附屬團體(例如 RFS)經常充當更激進想法的平台。
幾名 FPÖ 官員宣布參加抗議活動,這一消息引起了嚴厲批評。
奧地利內政部長格哈德·卡納(Gerhard Karner) 在周四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表示,自由黨參與抗議活動對該國“構成安全風險”,並且“與身份主義者等右翼極端主義團體聯合抗議,凸顯了自由黨的激進性質”領導。”
其他著名的極右翼人物,如奧地利同一運動領導人馬丁·塞爾納也加入了遊行。
在抗議活動的演講中,他表示希望明年「移民」一詞「比可口可樂更受歡迎」。
“衣著得體,避免引起注意”
雖然遊行是提前宣布和宣傳的,但其具體地點一直保密到下午,以防止“左派”“提前出現並阻止我們”。
施密特敦促人們“穿著得體,不要表現得像你屬於現場”,實際上警告人們不要攜帶納粹黨徽或其他可能引起人們對其政治傾向的關注的隨身物品。
「人們應該盡可能正常地穿著正常服裝參加遊行……然後我們看起來就像在維也納散步的人一樣,」他繼續說道。
反法西斯團體組織了一場反抗議活動,並坐在沿途的街道上封鎖極右翼,迫使遊行者改變路線。
警方用安全屏障和警犬隊將兩側分開。爆發了幾起肢體衝突,雙方都試圖衝破障礙,最右翼的人向警察投擲物品。
塞爾納和法國、德國、瑞典和英國等其他歐洲國家的同一主義運動公開反對國際主義、伊斯蘭教和多元文化主義,並倡導他們所謂的「民族多元主義」。
施密特認為,奧地利人正在被移民人口取代的想法是一個不容談判的事實,而「重新移民」是阻止這種情況的唯一方法。
他在《Info-Direkt》中表示:「移民是大更替的解決方案,這是經驗證明的事實,即由於不受控制的大規模移民以及移民和難民生育更多孩子,奧地利人已成為他們國家的少數派。
他解釋說,重新移民「意味著關閉邊境,並遣返移民和非法居留者」。
根據官方規定,奧地利不收集有關其公民的民族或種族的數據。據聯合國難民署稱,該國目前難民人口約146,000人。該國總人口約890萬。
據估計,大約74%的人口根本沒有移民背景,而大約26%的人至少有一位父母有移民背景。
施密特說,這些抗議活動旨在表明,立法改革得到了民眾的支持,這將為移民或被視為非奧地利人的人「民主地送回原籍國」鋪平道路。
「如果我們組織一次抗議活動,那麼媒體必須報道它,維也納的人們也會看到它,然後它就會變得流行。一旦它流行起來,很多人就會認為這是一個好主意,也是對「大替代」的明智回答。
預計出席的還有上奧地利自由青年組織主席西爾維奧·赫梅爾邁爾(Silvio Hemmelmayr),該組織是自由黨的另一個青年組織,被奧地利監管機構視為極右極端主義組織。
這些組織最近加大了關於「人口大交換」或「Bevölkerungsaustausch」的言論,他們認為這是根據一項旨在消滅奧地利本土人的秘密計劃進行的。
歸屬問題
儘管有些人認為奧地利的身份與德國的身份明顯不同,特別是當涉及到更廣泛地屬於天主教會而不是新教時,該國的極右翼很少鼓勵採取以奧地利為中心的做法。
相反,他們堅持更準確地定義為日耳曼-奧地利身份,或不包括本土斯拉夫人、義大利人和在該國生活了幾個世紀的其他少數群體的身份。更多的新移民群體被列入了他們的極端排除名單。
Bellingcat 記者兼歐洲極右團體專家 Michael Colborne 表示,週六的遊行體現了一種激進信念,即所有被視為非奧地利人的人在該國都沒有地位。
他解釋說:“他們盡可能禮貌地明確表示,應驅逐數百萬人,包括在該國擁有公民身份和出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