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水下吊艙有一天可以幫助人類在海底生活和探索

想像一下生活在水下,不只是潛水幾個小時,而是幾天、幾週甚至幾個月。

一家英國公司正在致力於為人類長期海洋探索創造水下棲息地。

DEEP 總裁 Sean Wolpert 表示:“我們退後一步,認識到海洋,特別是海面以下,是人類僅存的盲點之一。”

「我們可以看到太空深處,我們可以看到近太空,我們可以觀察我們的領空、陸地和海洋表面的任何事物,但我們認為存在很大脫節的一個領域,不僅在這一方面人類與海洋之間存在著一種有形的方式,但也是一種個人的方式,」他補充道。

這家海洋勘探和科技公司計劃於 2025 年底推出第一個棲息地 Vanguard。

Vanguard 長 12 m,寬 7.5 m,可在 100 m 深處容納最多 3 個人,並被設計為 Sentinel 的測試台,Sentinel 是一個更大、更先進的棲息地,計劃於 2027 年部署。

據 DEEP 稱,Vanguard 更適合專業潛水員參與的短期任務,而 Sentinel 將作為長期研究平台,最多可容納 6 名乘客,在 200 m 深度執行長達 28 天的長期任務。

Sentinel 將包括乾濕實驗室和一個月池,該結構允許潛水員在海洋和棲息地之間無縫移動。

這將使研究人員能夠即時收集和分析海底樣本,從而減少浮出水面的需要。

讓海洋變得“性感”

DEEP 表示,該公司「就像 SpaceX 之於航太機構、全球海軍和海洋研究團體」。

該公司相信,監測關鍵海底基礎設施的全球海軍將從海底棲息地中受益。

「當然,全球海軍都會對此感興趣。爭奪激烈的領域之一是關鍵的海底基礎設施。我們消耗的大部分數據都通過海底電纜傳輸,」沃爾珀特說。

據北約稱,海底電纜傳輸著全球 95% 以上的網路流量,而輸送石油和天然氣的管道很容易受到破壞。

近年來,歐洲發生了多起事件,如2022年北溪管線破壞事件、2023年波羅的海天然氣管線事件、2024年波羅的海海底電纜損壞事件等。

「你看看石油和天然氣的關鍵運輸。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透過海底管道進行的。因此,了解、保護、觀察和維護這些關鍵基礎設施對於全球海軍來說至關重要,無論它們是不是」我們在西方、東方、南方或北方,」沃爾珀特說。

Sentinel 也可以作為生物學家研究深海生態系統的水下研究站,同時也可以作為沉浸式水族館等旅遊景點。

沃爾珀特說:“我們想要做的就是像 SpaceX 一樣,讓太空再次變得性感起來。”

「我非常謙虛地說,我們希望利用它來複製 [Space X] 的經驗,提供該平台和能力來吸引那些想要做出改變和創新的最優秀人才在海裡,」他補充道。

由3D列印機器人建造

據 DEEP 稱,Sentinel 是由六台 3.5 m 高的機器人採用線弧增材製造技術建造的。

這種方法就像一台巨型3D列印機,但它不是使用塑料,而是使用金屬線逐層建造結構,以確保棲息地能夠承受深海的巨大壓力。

「我們正在以更聰明的方式進行製造。我們不是打破傳統的製造技術,而是減少浪費,」沃爾珀特說。

DEEP 表示,水下棲息地可以像樂高積木一樣重新組裝和重新部署,因為它們是模組化且可運輸的。

“您可以將床位放在頂層甲板上,然後再放在相連的下一層。您可以重新配置頂層甲板並將其變成整個實驗室,為您提供與實體實驗室中的同事的連接。”沃爾珀特說道。

雖然 Vanguard 的第一個部署地點尚未確定,但 DEEP 正在與歐洲、中東和北美的潛在客戶進行討論。

有關此故事的更多信息,請觀看上面媒體播放器中的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