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總署 (IEA) 的數據顯示,自 2022 年 2 月入侵烏克蘭以來,俄羅斯 4 月石油出口創歷史最高水準。
俄羅斯4月平均每天出口830萬桶石油,比3月增加了5萬桶/日。
入侵後,俄羅斯的石油出口量降至每天 740 萬桶的低點,制裁對其貿易造成了影響。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月度報告,這一增長與俄羅斯加強在尚未因烏克蘭戰爭實施制裁的國家尋求市場相對應。
報告也指出,儘管出口增加,俄羅斯仍難以賺到更多錢。
儘管俄羅斯石油出口量穩定增加,但收入卻未能反映這一情況。
莫斯科的石油出口收入為 1,390 萬歐元(較上月增加),但比 2022 年 6 月減少了近 600 萬歐元。
這引發了俄羅斯可能以折扣價出口石油的猜測。
俄羅斯市場向東轉移
4 月俄羅斯石油出口的約 80% 流向印度和中國,這代表了 IEA 月度報告記錄的趨勢。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印度石油進口量激增十倍,從入侵前的平均每天 20 萬桶增加到 4 月的 220 萬桶。
印度是世界第三大石油進口國。
同時,歐盟石油進口大幅下降。在對俄羅斯實施多輪制裁的情況下,4 月產量連續第三個月穩定在每天 60 萬桶。
歐盟對俄羅斯原油的第一輪制裁於2022年12月生效,而與精煉石油有關的第二輪制裁於今年2月實施。
對於透過管道進口原油到過度依賴俄羅斯石油供應的歐盟國家有一個暫時的例外。
受制裁的俄羅斯石油會返回歐盟嗎?
印度為自己的石油購買行為辯護,聲稱它無法支付從俄羅斯以外的國家進口更昂貴的能源的費用,這些國家有數百萬人生活在貧困中。
然而,俄羅斯出口的成長引起了批評,這個南亞國家被指控幫助莫斯科逃避歐洲制裁。
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何塞普·博雷爾最近聲稱,印度公司一直在購買俄羅斯石油並出售成品油。
博雷爾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很正常。但如果他們利用這一點來成為俄羅斯石油提煉並將副產品出售給我們的中心…” 。 。我們必須採取行動。
儘管從俄羅斯進口了更多石油,但印度出口仍持續波動,巴羅達銀行表示,這是由於國內消費增加所致。
然而,博雷爾暗示印度正在出售「因為有人在購買」。歐盟應該對買家進行檢查。
印度商工部表示,印度的主要出口市場包括荷蘭、德國、義大利和法國等少數歐盟成員國。
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最近對博雷爾的聲明作出反應,敦促歐盟反思自己的規則。
「看看歐盟理事會的規定,俄羅斯原油在第三國發生了實質轉變,不再被視為俄羅斯原油,」蘇傑生回答。 “我強烈建議你看看市議會的規定。”
他進一步補充說,印度和俄羅斯致力於增加貿易,絕不能將進口視為「為戰爭提供資金的直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