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觀點。為什麼前北約秘書長要遊說俄羅斯軍事聯盟成員? |看法

在烏克蘭戰爭時期,人們很容易忘記北約是一個旨在實現和平的組織。

那麼,當前北約秘書長前往一個非北約聯盟國家以促進或促成該國與其長期競爭對手和鄰國之間的和平時,為什麼有人會提出疑問呢?

這發生在三月中旬,當時前秘書長安德斯·福格·拉斯穆森訪問了亞美尼亞——一個位於高加索地區的前蘇聯國家——試圖在兩年前的衝突後與鄰國阿塞拜疆談判一項和平條約。

但當亞美尼亞不僅是俄羅斯六國集體安全條約組織軍事聯盟的成員,而且是該組織的主席——而且亞美尼亞政府為這位前北約領導人的訪問支付報酬——它需要一些答案。

拉斯穆森在他生成的任何採訪、推文和媒體文章中都沒有提及這一點,即使他與俄羅斯軍事盟友的交易關係被列入了清單,他也應該這樣做。歐盟遊說者登記冊

他不坦率,就顯得不誠實,這對他這種身分的人來說是不合適的。

拉斯穆森仍然讓很多人感到驚訝——並引發了一支機器人大軍

但真正令人驚訝的是他在亞美尼亞人付款時所說的話。在訪問期間最重要的媒體採訪中,他提出了和平前景,並讚揚如果與鄰國簽署和平條約,亞美尼亞人民將獲得不可否認的經濟利益。

他也提出,為了實現和平,納戈爾諾-卡拉巴赫——阿塞拜疆境內一個未被承認的、亞美尼亞人佔多數的民族分裂國家——的地位需要解決。

在這一點上,他有一個觀點:無論亞美尼亞是否是俄羅斯的朋友——以及莫斯科歐亞經濟聯盟及其軍事聯盟的成員資格都可以被解讀為它們可能關係密切的暗示——都不會改變與俄羅斯和平相處的事實。

儘管如此,他認為和平是好的、經濟進步甚至更好的觀點也讓社群媒體鬥士們陷入了瘋狂。

正如傳統基金會的詹姆斯·傑伊·卡拉法諾(James Jay Carafano)曾經描述的那樣,拉斯穆森很快就受到「比《魔戒》中出現的更多巨魔」的攻擊。

有人甚至指責他基本上是在為他們做阿塞拜疆的公關。如果他們知道就好了。

亞美尼亞政府和僑民是否會走向分裂?

然而,也許亞美尼亞政府選擇了正確的遊說者。

他根本沒有告訴美國和法國強大的亞美尼亞僑民——他們長期以來影響著亞美尼亞國家的外交政策方向——他們想聽到什麼,而是照原樣說了。

當替代方案仍然是繼續依賴俄羅斯的孤立時,與鄰國阿塞拜疆的和平與經濟合作最終是亞美尼亞窮人和不可否認的長期受苦受難的亞美尼亞公民獲得更好生活的唯一可行途徑。

對於像我這樣的前蘇聯國家觀察家來說,一段時間以來,亞美尼亞國家和亞美尼亞僑民的道路似乎一直存在分歧。

就像在我自己​​的立陶宛一樣,亞美尼亞獨立的最初幾年看到了其領導人來自海外僑民。

然後,在1990年代初亞美尼亞贏得對阿塞拜疆的戰爭後,他們來自他們勝利佔領的阿塞拜疆領土納戈爾諾-卡拉巴赫。

雖然無視四項聯合國決議——每個北約國家都連續投票支持——維護該地區作為阿塞拜疆主權領土的法律地位,但僑民長期以來一直遊說承認亞美尼亞佔領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也稱為阿爾扎赫,作為阿塞拜疆的領土。

與此同時,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正在公平和有分寸地

但最近兩年,情況發生了變化。阿塞拜疆在 2020 年的衝突中奪回了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大部分地區。

如今,很少有嚴肅的國際專家會反對這個問題的解決只是時間問題的觀點,並支持國際法。

不難從字裡行間看出,拉斯穆森只是表達了他自己的亞美尼亞政府客戶對旅行方向的結論,也許表達了他們自己出於政治原因而難以公開表達的內容。

事實上,襲擊拉斯穆森的社群媒體大軍或許正在流露出他們的沮喪,因為他們對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未來的看法可能正在消失。

拉斯穆森的離開正確嗎?當然,他應該更坦白說這是一次帶薪工作旅行。

但他的訪問似乎為埃里溫打開了大門,讓他們能夠比以前更清晰地談論自己的議程:在他離開後,亞美尼亞總理尼科爾·帕辛揚(Nikol Pashinyan)批評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並在推特上表示他堅信將與阿塞拜疆簽訂和平條約。

他隨後表示「國際社會必須強烈支持這種說法」。阿塞拜疆透過外交部發言人艾汗·哈吉扎達做出回應,他表示「領土完整和主權必須在我們地區佔上風」。

這是兩國多年來在公開場合相互回應時所說的最公平、最有分寸的論述。

拉斯穆森呼籲武裝亞美尼亞

自從他離開後,拉斯穆森的態度略有改變。也許那些《魔戒》巨魔正在發揮作用。

在 Project Syndicate 的一篇專欄文章中,他建議歐盟武裝亞美尼亞防止再次發生衝突與阿塞拜疆。

當然,歐盟無法向烏克蘭甚至自身提供足夠的武器,但也許這則訊息至少減少了推特上的攻擊。

儘管如此,拉斯穆森無疑揭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現實:無論你喜歡與否,亞美尼亞真正的長期盟友必須是它的鄰國和不共戴天的敵人阿塞拜疆。

索爾·阿努齊斯 (Saul Anuzis) 是立陶宛裔美國人,立陶宛獨立運動 Sąjūdis 的前顧問,也是美國共和黨全國委員會的前成員。 _

在歐洲新聞台,我們相信所有觀點都很重要。聯絡我們:查看@euronews.com發送推介或意見並參與對話。

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以任何方式代表歐洲新聞社的編輯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