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魯塞爾,每天晚上,援助人員都會進行越來越多的巡視,以幫助越來越多露宿在比利時首都街頭的尋求庇護者。
當被問及他們在街上露宿多久時,一名阿富汗男子說三個月,而另一名男子則說四個月。
處理庇護申請的機構 Fedasil 無法再應付來自阿富汗、非洲或中東的數百名難民。
許多每天排隊登記的人都被冷落了。
非政府組織無國界醫生在登記中心旁設立了一個流動診所。
無國界醫生組織的宣傳官員戴維·沃格爾 (David Vogel) 解釋說:“自今年年初以來,至少有 5,000 名提出庇護申請並有權在比利時避難的人被拒絕提供住宿。”
「健康狀況相當令人擔憂。布魯塞爾流行疥瘡,這種情況很難控制,因為沒有住所的人們晚上會回到蹲處,或者回到街上,」他告訴歐洲新聞。
危機如此嚴重,以至於更多在比利時享有特殊地位的烏克蘭難民由於避難所空間不足而睡在外面。
「雖然我出示了證明我患有癌症的文件,但他們還是讓我在市中心的一家旅館住了一晚。只住一晚。我已經在車站待了整整一個星期了。
無奈之下,成群結隊的移民佔領了空置的建築物。例如,一棟原本可以容納200人的建築,短短幾天內就容納了600多人。
瑪麗杜特雷蓬 (Marie Doutrepont) 代表了大樓內幾位面臨驅逐威脅的住戶。
她與律師團隊日以繼夜地工作,為難民提供援助。
她在接受歐洲新聞採訪時表示:“比利時政府已經被勞工法庭譴責了 7000 次,法庭表示必須為這些人提供住宿。”
「律師們前往斯特拉斯堡的歐洲人權法院,該法院剛剛下令採取臨時措施,並確認必須尊重法律。這些人需要得到庇護。如果不這樣做,他們就會遭受不人道和有辱人格的對待。
當天,律師集體召集委託人一起抗議。
政府在回應批評者缺乏手段的同時,也指責歐洲缺乏團結。
鑑於局勢緊急,示威者的說法站不住腳。
“街上沒有人,街上沒有人,街上沒有人,街上沒有人!”瑪麗杜特雷蓬 (Marie Doutrepont) 與其他抗議者一起高喊。
欲了解更多信息,請閱讀我們週四歐洲新聞見證 (CET) 9.45 的完整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