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共和國與中國和俄羅斯的關係預計要么保持現狀(夾雜著謹慎和樂觀情緒的影響),要么在即將於 10 月 8 日至 9 日舉行的大選後變得更加惡化。
過去十二個月以來,兩國關係已經嚴重惡化,但人們對改善的期望並不高。
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下屆聯合政府的組成,而這看起來越來越難以預測。
一些分析家推測,這個中歐國家可能正走向憲法危機。
捷克與中國、俄羅斯關係簡史
捷克與中國和俄羅斯的關係在1989 年共產主義結束後一度被迴避,但在過去十年中經歷了短暫的複蘇,因為新當選的總統米洛斯·澤曼(Milos Zeman) 試圖改變捷克建制派對美國的傳統依戀。
2013年當選總統後,在中國全球經濟崛起和俄羅斯作為歐洲地緣政治實體回歸的推動下,澤曼成為向東方開放的最響亮的支持者。他得到了各個政治派別的一些支持。
2012年,來自中右翼公民民主黨(ODS)的時任總理彼得·內卡斯(Petr Necas)嘲笑該國以傳統價值觀為導向的外交政策“只是一種趨勢”,並呼籲對經濟的擔憂勝過對中國或俄羅斯人文關懷的不滿。澤曼也在 2013 年掌權的聯合政府中找到了一些支持,該政府由他的前政黨社會民主黨 (CSSD) 領導。
2015年,澤曼在北京參加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閱兵式時,作為唯一的歐洲國家元首,吹噓捷克共和國可以成為中國通往歐洲的「門戶」。
大約在同一時間,澤曼也是少數參加莫斯科類似儀式的歐洲總理之一,他在會上發表講話,支持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恢復關係。澤曼先前曾為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辯護。
一些外來投資開始從中國流出。中國華信能源是中國最大的私人企業之一,收購了多個捷克知名品牌,其中包括該國歷史悠久的足球隊布拉格斯拉維亞隊。華信創始人葉簡明於2017年被任命為澤曼的顧問,並任命前國防部長雅羅斯拉夫·特夫迪克等總統的一些助手為華信旗下實體的高管。
2018年,葉因貪腐在北京被捕後,他的商業帝國崩潰了。
但中國承諾的數十億美元投資從未兌現。估計各不相同,但據信只有約10億歐元的中國資本流入捷克共和國,與中國向中歐鄰國匈牙利注入的數十億歐元相比,這個數字微不足道。
就連澤曼也在 2020 年 1 月威脅要抵制即將舉行的「17+1」論壇會議,該論壇是中國主導的與中東歐國家的對話,原因是北京缺乏投資。
「我認為中方沒有兌現承諾,」捷克總統評論道,儘管他後來改變了決定。
對俄羅斯和中國的開放從來都不是捷克的官方政策。 2018 年,由總理安德烈·巴比斯 (Andrej Babis) 領導的民粹主義 ANO 政黨領導的聯合政府對這一想法持不可知論態度,但如果它能帶來經濟利益,則表示支持。
相反,它是由澤曼總統、人脈廣泛的前政客和該國商業大亨組成的一小撮人領導的,澤曼本應僅擁有像徵性的權力。
但這個聯盟引起了捷克安全機構的強烈反對,他們長期以來一直隸屬於美國和北約,同時也遭到了反對派政界人士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與北京和莫斯科的關係升溫是對該國歷史上受自由主義啟發的外交政策的否定。
中國問題的轉捩點出現在去年夏天,當時捷克參議院議長米洛斯·維斯特奇 (Milos Vystrcil) 訪問了台灣,北京政府聲稱台灣仍然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做出了憤怒的反應,並威脅要懲罰捷克共和國,這似乎只會激起該國的反北京聲音。
澤曼總統日益孤立,切斷了與第三高政治官員維斯特奇爾的會談,併升級了他與捷克情報機構(BIS)的長期不和,該機構警告不要允許中國和俄羅斯公司投資該國的策略資產。
聯合政府佔據了該國親東派和親西派之間的中間立場,今年 2 月取消了一家中國國有企業的資格預審招標資格,該政府似乎站在了後者一邊。科瓦尼核電廠,但仍允許俄羅斯公司參與。
捷克政府也加強了與台灣的聯繫,包括於 7 月向這個有爭議的島嶼象徵性地捐贈了 30,000 支 COVID-19 疫苗。
同時,由於蘇聯過去對中歐的統治而被許多捷克人視為前帝國侵略者的捷克與俄羅斯重新建立關係的嘗試似乎也陷入了停滯。
今年4 月,兩國關係大幅惡化,總理巴比什指責兩名俄羅斯情報人員是2014 年捷克共和國東南部軍火庫重大爆炸事件的幕後黑手。情報人員實施的。
捷克共和國提出指控後,兩國驅逐了外交官,並警告莫斯科將進行報復。
選舉如何改變事情?
布拉格國際事務協會的伊凡娜·卡拉斯科娃表示,由於這些事件,現在很難獲得任何政治動力來支持與莫斯科和北京建立更積極的關係。
「捷克共和國政策圈的整體情緒(不包括極端政黨)持謹慎態度,」她補充道。
根據奧洛穆茨帕拉茨基大學營運的「Sinophone Borderlands」計畫今年稍早發布的一項調查,約29%的捷克受訪者對中國持「非常負面」看法,27%的受訪者對中國持「負面」看法。
調查發現,在所有政黨中,極左翼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共產黨(KSCM)和極右翼自由與直接民主黨(SPD)的支持者對中國的看法最為積極。兩黨領導人本身也是對與北京和莫斯科建立關係最積極的人士之一。
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下個月定於 10 月 8 日舉行的大選的結果。
最新的民調顯示,目前的執政黨巴比斯的ANO和兩個由最大反對黨組成的新聯盟似乎將主導選票,而這兩個聯盟都不太可能在議會中控制足夠的席位來單獨行動。
澤曼總統還暗示,他不喜歡新的聯盟,並希望允許最大的單一政黨嘗試組建下一屆政府 - 並可能允許其繼續執政,即使議會不給予其信任投票。
根據最新的民意調查,人們普遍認為巴比什領導的ANO 黨將獲得第一名,預計他將在組建少數政府方面佔據先機,儘管目前還不清楚與誰合作,因為ANO 目前的聯盟夥伴CSSD 可能會失敗甚至可以在下個月贏得議會席位。
紐約大學布拉格分校政治分析家兼主任吉里·佩赫表示,如果 ANO 能夠組成政府,或許還能得到其他較小政黨的支持,那麼與俄羅斯和中國的關係將維持現狀。
國際事務協會的卡拉斯科娃表示,由於巴比斯對外交政策不感興趣,他可能會再次將外交部交給聯盟夥伴。自 2017 年以來,該內閣職位一直由初級聯盟夥伴 CSSD 控制。
社會民主黨對俄羅斯和中國的看法不一。包括澤曼總統在內的許多黨內前要人都是東向外交政策最熱情的倡導者。
由總部位於布拉格的國際事務協會運營的項目 MapInfluenCE 的一份報告認為,中國共產黨與 CSSD 之間的聯繫是由 CSSD 現任領導人兼部長揚·哈馬切克 (Jan Hamacek) “親自保證”的。的室內裝潢。
但自2018年至今年4月擔任外交部長的CSSD成員托馬斯·佩特里克(Tomas Petricek)經常就俄羅斯和中國帶來的風險發出警告,一些分析人士猜測,他被解職是因為他的親西方立場。
另一方面,佩赫表示,預期的選舉後狂熱可能會導致捷克共和國的兩個新反對派聯盟試圖組建政府,在這種情況下,該國將對中國和俄羅斯採取更強硬的立場。
SPOLU 聯盟於今年稍早由目前最大的反對黨、中右翼的 ODS 以及規模較小的基督教民主黨 (KDU-ČSL) 和 TOP 09 組成。和獨立黨(STAN) 簽訂單獨的選舉協議。
儘管兩個聯盟在國內政治上存在著許多分歧,但他們都對中國和俄羅斯在該國的影響力採取了強硬立場,並都主張自由的、西視的外交政策。
去年訪問台灣的捷克參議院議長是 ODS 的高級成員,這次訪問引發了目前與北京的大部分對抗。海盜成員茲德內克·赫里布(Zdenek Hrib)自2018年成為布拉格市長以來一直公開奉行反北京和反莫斯科的政策,包括將捷克首都與北京的友好城市關係改為與台北的友好城市關係。
在前面提到的《華語無主之地》民意調查中,對華持負面看法最多的是中間派TOP-09的支持者,持負面意見的比例約為80%,其次是ODS和STAN。超過三分之二的海盜黨支持者對中國持負面看法。
SPOLU聯盟的競選網站表示,它將追求“明確的西方導向”,但沒有具體提及中國。海盜與市長聯盟的宣言聲稱,捷克共和國面臨“來自不民主政權的敵對行動”,即俄羅斯和中國。與 SPLOU 類似,它主張實行以西方為導向的外交政策,使捷克共和國與歐盟和北約更加緊密地結盟。
但即使在下個月的選舉後反對派聯盟上台這一不太可能的情況下,該國的外交政策議程也可能變得越來越部落化,政府向一側拉動,而以澤曼總統為首的小集團仍在推動另一側。
奧洛穆茨帕拉茨基大學中歐亞洲研究所計畫主任理查德·Q·圖爾薩尼 (Richard Q. Turcsanyi) 指出,畢竟,澤曼將繼續留任到 2023 年下一次總統選舉。
「雖然澤曼不是政府首腦,但影響力很大,」他補充道。
這位捷克總統沒有表現出放棄與中國的友誼的跡象。繼7月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後,澤曼宣布明年訪問北京,這是他以總統身分第六次訪問。
也許下一屆捷克政府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將是重新制定該國的外交政策議程,以解開近年來破壞議程的許多既得利益團體。
正如海盜與市長聯盟的宣言所言:“總統、總理、外交部長和其他行為體之間外交政策的差異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