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紀念2005年7/7爆炸事件16週年

在倫敦海德公園,佔地 350 英畝的東南角,52 根不銹鋼柱分成四組排列在一起。

每根柱子代表一名死者,而每一簇則象徵 2005 年 7 月 7 日炸彈爆炸的四個地點之一。

十六年後,人們仍然會偶然發現這座建於 2009 年的紀念碑,但一開始並沒有意識到它是為了紀念後來被稱為 7/7 的襲擊事件。

對三個地鐵站和一輛雙層巴士的恐怖爆炸是二戰以來倫敦最嚴重的襲擊事件,並且仍然是英國已知的最嚴重的個人恐怖主義暴行。

除罹難者外,還有數百人受傷,許多人終身殘障。四名轟炸機也被炸死。

一夕之間,英國首都洋溢著慶祝的氣氛,倫敦前一天剛獲得 2021 年奧運主辦權。

這三枚地鐵炸彈幾乎同時在工作日早高峰時段爆炸,地點靠近倫敦市中心的三個車站:阿爾德蓋特、埃奇韋爾路和羅素廣場。總共有 39 人死亡。

不到一小時後,第四枚裝置在塔維斯托克廣場紅色倫敦巴士的上層甲板上被最年輕的轟炸機引爆。另有13人被殺。

九天內,警方公佈了四名炸彈襲擊者的姓名,據透露,其中三人當天清晨從英格蘭北部的利茲出發,在倫敦北部的盧頓與第四名襲擊者會合。

隨後的調查發現,其中兩名年輕人受到監視,並可能與蓋達組織有聯繫,但該恐怖組織參與的程度尚不清楚。四人使用容易取得的材料來製造炸彈。

第二年,時任內政大臣約翰·里德將爆炸者描述為“普通英國公民”,他們的動機是“對西方對穆斯林的不公正行為感到憤怒,並渴望殉難”。

這一暴行促使英國重新思考反恐政策,此後該政策更加關注「本土」威脅以及來自國外的風險。受敘利亞戰爭和其他事件的啟發,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穆斯林伊斯蘭激進化的危險。

在此之後的幾年裡,歐洲遭受了更多由所謂的伊斯蘭國組織、蓋達組織或單獨攻擊者所實施的恐怖暴行。倫敦也佔有一席之地,儘管規模不如巴黎、尼斯和布魯塞爾等其他歐洲城市。

近年來,在西方,尤其是英國,右翼極端主義已被視為日益嚴重的威脅,2020 年的一份報告將「極右派政治恐怖主義激增」描述為令人擔憂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