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病毒:世衛組織總幹事警告說,年輕人對於 COVID-19 的影響並非無敵

世界衛生組織 (WHO) 週四強調,年輕人“並非無敵”,並警告說,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輕度 COVID-19 患者可能會出現長期健康問題。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有證據表明,一些國家病例激增的部分原因是年輕人在北半球夏季放鬆了警惕。”

他補充說:“我們以前說過,現在還會再說一遍:年輕人不是無敵的。年輕人可能被感染,年輕人可能死亡,年輕人也可能將病毒傳播給其他人。”

此前,世衛組織歐洲區域主任 Hans Kluge 博士告訴歐洲新聞,越來越多的歐洲年輕人的 COVID-19 檢測呈陽性。

他說:“我們從國家和次國家的報告中看到,現在相當多國家的病例激增主要集中在 20 歲至 39 歲之間的年齡層。”

在包括法國和德國在內的幾個國家,衛生專家表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的病毒檢測呈陽性。官員表示,年輕人保持社交距離的頻率減少了,接觸的次數也增加了。

“我沒有恐懼”

事實上,歐洲新聞台聯繫到的許多歐洲年輕人都表示,儘管生活的某些方面有所不同,但他們仍然像冠狀病毒爆發之前一樣見到很多朋友。

居住在法國里昂的 33 歲西蒙說:“我想我見到的人和以前一樣多,但可能會少一些,因為活動數量減少了。我更喜歡戶外會議,以限制戴口罩。” 。

但他說,他的朋友們已經停止了法國人透過親吻臉頰來打招呼的習俗。

32 歲的莎拉在巴黎一家非營利基金會工作,她說,她見到的人和以前一樣多,而且至少從 6 月法國酒吧和餐廳重新開業以來,她就見到了同樣多的人。

她說她認識的大多數人並不擔心疫情的爆發。

莎拉補充說:“我對這種病毒並不感到恐懼,因為我屬於年輕人,沒有風險。我並不經常去接觸有風險的人。”

她補充說:「到了某個時候,恢復正常生活的願望會比對死亡的恐懼更強烈。」她解釋說,由於經濟危機,人們也希望重新開始生活。

34 歲的里昂文森特 (Vincent) 說:“我想我見到的人逐漸和以前一樣多了。” “我正在採取預防措施,必要時戴口罩,勤洗手,並儘可能保持距離。”

西蒙和文森特一致認為,他們更擔心將病毒「傳播」給其他人,而不是自己感染病毒。

莎拉表示,然而,她密切注意周圍有風險的人,保持距離並採取預防措施。否則,只是在「極少數」的情況下,朋友才會擔心病毒。

“為什麼要冒這個險?”

但世衛組織週四強調,即使是輕微的 COVID-19 感染也可能對健康造成長期影響。

世衛組織 COVID-19 技術負責人 Maria van Kerkhove 博士將極度疲勞、呼吸急促和難以恢復正常活動列為輕度感染者可能經歷的一些長期影響。

世衛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規劃執行長麥可‧瑞安也引用了患者心血管系統長期發炎變化的證據。

他補充說,人們對這種病毒的長期影響仍知之甚少。

“為什麼要冒險?為什麼要冒險?”他問。 “不要冒無法量化的風險。”

兩人都敦促年輕人戴口罩,經常洗手,避免去擁擠的地方,范克霍夫指出,「我們一直認為夜總會是傳播的擴大器」。

對於克魯格博士來說,病例數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人類行為的改變」。

他說,健康專家需要改變向年輕人傳達的訊息。

克魯格博士說:“這裡的關鍵問題是針對該人群或部分人群調整我們的風險溝通,並遠離較不易受到影響的年輕人。”

克魯格博士補充說:「指責是我們能做的最糟糕的事情。」他解釋說,他們需要用積極的訊息說服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