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捕捉到黑洞摧毀了太陽大小的恆星

美國太空總署 (NASA) 捕捉了一個巨大的黑洞正在撕裂一顆距離地球 3.75 億光年的恆星。

這種極為罕見的現象稱為潮汐破壞,被航太局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捕捉。

它顯示一顆類似太陽的恆星被黑洞的引力吸住,黑洞的大小約為其六百萬倍。

天文學家能夠從頭到尾觀測到的這次爆炸,在銀河系大小的星系中只發生一萬到十萬年。

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的天文學家托馬斯·霍洛恩(Thomas Holoien)說:「這確實是善良和幸運的結合,有時這就是推動科學前進所需要的。」他領導了這項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的研究。

「因為我們很快就發現了潮汐幹擾[...],我們能夠在最初幾天內觸發多波長後續觀測。早期數據對於模擬這些爆發的物理現象將非常有幫助,」他補充道。

研究小組利用 Swift 的紫外線數據確定,活動期間溫度下降了約 50%,從 71,500 華氏度到 35,500 華氏度(40,000 到 20,000 攝氏度)。

黑洞通常位於大多數大型星系的中心,包括我們的銀河系。

觀察黑洞吞噬恆星並向外螺旋噴出恆星物質時光的振盪可以幫助天文學家了解黑洞的行為,自從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研究重力對運動中的光的影響以來,這一直是一個科學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