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新書《遺囑》推出之前,身穿標誌性紅色斗篷和白色頭飾的「使女」在倫敦遊行。
這位加拿大作家 1985 年暢銷反烏托邦小說《使女的故事》的續集已入圍文學界最負盛名的獎項之一——布克獎。
評審團主席彼得·弗洛倫斯稱讚它是“一部野蠻而美麗的小說,以信念和力量向我們訴說著”。
《遺囑》週二由麥克利蘭和斯圖爾特出版社發行,阿特伍德出席了發布會並在午夜朗讀了這部小說。
去年11 月,阿特伍德宣布她正在拍攝《遺囑》,這引起了人們的興奮和猜測,該劇的背景設定在《使女的故事》模棱兩可的結局15 年後,發生在虛構的極權主義國家基列。
「你問我的關於吉利德及其內部運作的所有問題都是這本書的靈感來源,」她說。
“另一個靈感來自我們一直生活的世界。”
出版商保持著嚴密的安全環,審查員發送了帶有虛假標題和封面的副本,但在亞馬遜不小心發出了一些預訂的副本後,該書情節的保密性被破壞了。
評論褒貶不一。許多人稱讚它節奏快、富有戲劇性,但也有人認為它缺乏原著小說的深度。
《使女的故事》長期以來被譽為女權運動人士的試金石,阿特伍德表示,書中所有的鎮壓行為均取材自現實生活中的事件。
在被改編成由演員伊麗莎白·莫斯主演的獲獎電視劇後,它重新回到了暢銷書排行榜上。
觀看:RTÉ 新聞的藝術和媒體記者 Sinéad Crowley 解釋了為什麼阿特伍茲 1985 年對極權主義未來的描述是一個如此巨大的文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