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人士警告俄羅斯浮動核電廠可能是“冰上的切爾諾貝利”

俄羅斯核能公司Rosatom正準備在北冰洋啟動世界上第一座浮動核電廠——這項計畫已經與過去的核災難進行了比較。

羅蒙諾索夫院士號工廠將在幾週後起航,但目前該船停泊在距離挪威邊境僅 200 公里的俄羅斯小鎮摩爾曼斯克。

然後它將通過北海航線被拖曳 5000 公里到達佩韋克,在那裡為當地家庭提供熱量和能源,並幫助俄羅斯楚科奇地區的採礦和鑽探作業。

這艘長 140 公尺、寬 30 公尺的船可在有利條件下以 4 節(7.5 公里/小時)的平均速度運送 69 名水手,「專為在遠北和遠東運作而設計」。

其主要目標是為偏遠工業企業、港口城市以及位於海上的天然氣和石油平台提供能源。陳述

它還具有「很大的安全邊際,超過了所有可能的威脅,使核反應器免受海嘯和其他自然災害的影響」。

該船配備了「兩個KLT-40S反應器裝置,在標稱運行模式下能夠產生高達70兆瓦的電力和50 Gcal/h的熱能,足以維持一個城市的生命人口約10萬人,」聲明補充道。

俄羅斯核能公司還聲稱,這艘船“幾乎不會沉沒”,不會受到與冰山碰撞的影響。

然而,環保非政府組織對該項目提出了安全擔憂,綠色和平組織呼叫核電廠是「冰上的切爾諾貝利」。

「如果北極發生核事故或輻射事故,消除其後果將比切爾諾貝利事故困難得多。

「清理者將面臨惡劣的天氣條件,數百甚至數千公里的距離可能將他們與必要的基礎設施分開。

綠色和平組織北極問題專家康斯坦丁·福明在聲明中表示:「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人曾經消除過核事故,沒有人有這樣的經驗,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還沒有為此做好準備。

綠色和平組織也警告說,這艘船有可能加速北極冰山的融化,增加環境災難的可能性。

「根據官方計劃,浮動核電廠將用於北極地區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生產。

「但燃燒化石燃料是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之一,導致氣候變遷和北極融化,」報告說。

綠色和平組織也表示,俄羅斯正在押注全球暖化和北極冰川融化,以增加其石油產量和地下採礦(銅和黃金)活動。

在給歐洲新聞台的聲明中,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稱綠色和平組織的“冰上切爾諾貝利”評論“只不過是標題誘餌和危言聳聽”,並補充說沒有可靠的證據支持這一指控。

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為他們的計畫辯護​​稱,核能「是北極地區唯一可用的低碳能源」。

「當極夜無風且氣溫遠低於零度時,太陽能和風能都無法確保不間斷的電力供應。

事實上,這一反核議程加劇了對化石燃料的持續依賴,造成有害排放和空氣污染,據聯合國稱,每五秒鐘就有一人過早死亡。

“基於人為的噩夢情景而拒絕核電的代價是氣候變遷的真實後果以及對北極的損害變得不可逆轉。”

俄羅斯核能公司表示,現在是綠色和平組織「進行健全性檢查」並與他們合作以確保「更清潔、更綠色的世界」的時候了。

想要更多新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