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沙塵暴使美國太空總署漫遊車受到質疑

火星的大部分地區都被一場十多年來未曾見過的沙塵暴所吞沒。美國太空總署好奇號火星車的照片顯示了陰沉的紅色天空,而隨著太陽從天空中消失,汽車大小的探測器通常投下的尖銳陰影也消失了。

這場風暴的面積比美國和俄羅斯的領土總和還要大,南半球大氣溫差助長的風將滑石粉大小的顆粒吹散。

然而,這並不是要做好準備──這不是外赫布里底群島。火星上的大氣壓力大約比地球低 100 倍,因此風暴不會像好萊塢電影《火星救援》中想像的那樣造成嚴重破壞。然而,這對於目前在地球表面運行的人造設備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特別是美國宇航局忠實的舊機會號火星車,它是太陽能驅動的,可能會陷入困境,這取決於它的面板上最終有多少細小的污垢。地球最後一次聽到火星車的聲音是在 6 月 10 日,當時它進入低功率靜音模式,頭頂的天空達到了創紀錄的不透明度。火星車偶爾會嘗試自行重新啟動,任務管理人員只能袖手旁觀,希望風暴平息後它能重新啟動。

好消息是機遇號之前曾被灰塵覆蓋並倖存下來。風暴平息後,小陣風和塵暴將會出現,並可能帶來美國太空總署所說的「清潔事件」。基本上,風將太陽能板上累積的顆粒吹走,從而提供急需的能量。

好奇號位於地球的另一邊,它沒有能源問題,因為它依靠核能運作。被稱為“tau”的阻擋陽光的塵埃霧霾現在正處於蓋爾隕石坑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這台機器背後的團隊實際上很高興有機會親眼目睹一場真正的全球沙塵暴,因為火星上一次發生此類事件是在 2007 年,即好奇號抵達的五年前。

他們想要回答的一個大問題是,為什麼有些火星沙塵暴會持續數月,而且規模越來越大,而另一些沙塵暴卻很小,只持續一週?

「我們沒有任何好主意,」馬裡蘭州格林貝爾特美國太空總署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大氣科學家斯科特·D·古澤維奇(Scott D. Guzewich)說,他領導了好奇號的沙塵暴調查。他們將從火星車和目前環繞這顆紅色星球的太空船艦隊(其中包括兩艘來自歐洲的太空船)獲取數據,以分析火星沙塵暴的發生方式、內容、原因和地點。

一般來說,火星是一個塵土飛揚的地方,即使在晴朗的日子也是如此,因此好奇號的設計能夠承受細顆粒。唯一真正的問題可能是它的攝像頭,儘管它們在不運行時通常是朝下的,以避免灰塵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