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羅斯:切爾諾貝利事故的沉默受害者?

本週將慶祝切爾諾貝利核災難 30 週年,人們對切爾諾貝利核災難受害者的關注自然落在東道國烏克蘭身上。

然而,最近在巴黎國立東方語言和文明研究所舉行的切爾諾貝利會議上得知,這場災難對鄰國白俄羅斯產生了重大影響。

1986 年 4 月 26 日,以及反應爐爆炸後的幾天裡,一股南風推動了白俄羅斯上空約 70% 的放射性雲擴散,特別是南部和東南部。結果,白俄羅斯 23% 的領土受到污染,而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比例分別為 4.8% 和 0.5%。


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是靠近烏克蘭邊境的波萊西亞,以及馬濟里和戈梅利地區,其輻射程度與烏克蘭一側相同。

此外,東部的莫吉廖夫地區和東北部的維捷布斯克地區也有類似數量的銫137污染。

白俄羅斯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作為一個「軟」獨裁國家,控制污染非常複雜。

在過去的十年裡,亞歷山大·盧卡申科總統一直在進行大規模運動,以盡量減少輻射的影響。沒有疾病的醫療記錄,也沒有國家為民眾提供協助。儘管如此,白俄羅斯方面還是建立了所謂的「波列斯基國家放射生態保護區」。原則上,這是專門研究受污染棲息地的禁區。作為比較,鈽 239 的污染(在 Prip'jat' 市非常高)的半衰期為 24,100 年:這意味著輻射水平將在 24,100 年內減半

照片來源© 安德里亞·S·內裡,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