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歐洲電視網第一場四強賽拉開序幕

今年的歐洲歌唱大賽於週二拉開序幕,共有 10 名表演者鎖定了決賽席位。第二場準決賽將於週四舉行。

繼該國在 2019 年賽事中獲勝後,共有 26 個國家將參加週六晚上在荷蘭鹿特丹舉行的決賽。去年的活動因冠狀病毒大流行而被推遲。

今年全球健康危機仍在產生影響,僅允許 3,500 人入場觀看。全部都經過測試。

觀眾數量可能會減少,但情節仍然存在。

維也納大學歷史學家、《戰後歐洲》和《歐洲歌唱大賽》一書的作者Dean Vuletic 博士表示:「迄今為止最大的爭議是,白俄羅斯選手的參賽資格被取消,因為它嘲笑了白俄羅斯的反政府抗議者。

「俄羅斯也存在爭議,因為它受到俄羅斯政治和社會中一些保守派的反對,他們認為這首歌嘲笑俄羅斯女性,但實際上它頌揚了她們。這是一首向歷史上的俄羅斯女性致敬的女權主義歌曲,」他補充道。

該賽事現已進入第 65 屆,共有 39 個國家參加今年的比賽——除了以色列之外,全部都是歐洲國家,以色列在周六的重要夜晚確認了自己的資格。

前10名決賽入圍者是立陶宛、俄羅斯、瑞典、塞浦路斯、挪威、比利時、以色列、亞塞拜然、烏克蘭和馬爾他。

歐洲歌唱大賽是全球最大的現場音樂盛會,預計有 1.82 億人觀看 2019 年決賽現場直播。

Vuletic 博士表示,其成功的原因在於,它是「最能團結歐洲人的文化活動之一,我認為這是因為它總是反映時代」。

「它一直是社會、政治,當然還有文化變革的晴雨表,這就是歐洲人喜歡它的原因。它還產生了一些偉大的熱門歌曲,如《Volare》、《滑鐵盧》,以及一些偉大的明星,如席琳·迪翁。

「今年我們看到了不同社會運動的影響:Black Lives Matter、MeToo,我們也看到很多涉及焦慮、憂鬱等心理健康問題的歌曲。在疫情背景下,這些也很有意義,」他解釋道。

根據 EurovisionWorld.com 的數據,今年最受歡迎的國家是義大利、法國和馬耳他。馬耳他從未贏得比賽,而義大利和法國上次獲勝分別是在1990年和1977年。

Vuletic 博士在很大程度上否認了這場競賽的地緣政治面向。

「這是英國媒體中經常出現的解釋。事實上,這並不完全正確。對此進行了科學研究,雖然某些國家之間存在一些密切的聯繫,但這些區塊永遠不足以確定獲勝者和歷史上都是這樣,所以我認為最好的歌曲最終會獲勝,」他說。